23山羊

第(1/2)页

原来,在李明存的软磨硬泡下,老伴把圈里的山羊换了钱。为此王春兰还心疼了两天,正当李明存准备去市里去买水管的时候,林副镇长带着半车管子送到了村里,真是让李明存始料不及。水管卸完后,副镇长连碗茶也没喝就匆匆走了,李明存说了一番感激的话。林发荣临走时特意叮嘱,厉镇长交代李明献家的水管一定要安装上。

        李明理见林副镇长走后解气的说,“是不是自己捅篓子了,过来补偿啊”李明存嘱咐李明理,这事就打住,别到处乱传。谁对谁错已不重要了,政府把管子又送来了咱应该感激才对,乡亲们问起来就说咱水管子数少报了,镇长又特意给批了一些管子。令人欣喜的是这次李明献没有再闹,顺里顺当的把管子引进了家。但就是不让李明存进他的家,不进就不进管子装了就好,明存心里真是既欢喜又忧愁。卖山羊的钱没有花,王春兰欢天喜地的过了年。

        大年三十的又问起来水管的事,李明存于是就打起了哈哈。王春兰没有再追问下去,她的目光跟儿子一样盯上了电视机,因为荧屏上已上演了春晚的重头戏赵本山的小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春晚,似乎每年都离不开赵本山,他农民式的表演能带给千家万户欢乐的笑声。说是央视离不了赵本山,倒不如说百姓们更加认可他,好像哪年要是没有赵本山的小品就觉得这年春晚没意思。这是一种文化渗透,文化理念。既然是百姓的舞台嘛,是全国人民的春节晚会当然越贴近人民就越贴近生活。据网上调查,每年春晚希望看到赵本山小品的人数已上升到98,这道菜真是符合大众口味,春晚其实更像是一道大餐,只不过这道菜一年比一年更丰盛更好看,百姓的口味也是越来越重。冬天的夜长而静,鞭炮声断断续续的从山外传来。春节这晚上的鞭炮能响到天明,老百姓现在过年再也不用不像旧社会那样过穷年。有钱的人家也能显摆显摆。

        墨城庵村吃年夜饺子每年还算齐整,新年钟声前都就煮好了饺子。吃了年夜饭,男人们的就开始给辈分大的去拜年了,古语中说媳妇和大闺女不好晚上拜年,正月初一才是女人串门拜年的日子。李明存催促儿子说“待会吃完饭,你自己去明献大爷家拜拜年,我就不去了,省得大过年的再惹他不高兴。”“你去不高兴,我去他就高兴了”夏阳跟现在的年轻人都有个通病,就是宁可待在家里也不愿意出门。“行了,别绕嘴了。你爹让你去你就去,还得看看小翠呢。”王春兰笑着对儿子说,“对了,别忘了给奶奶,大爷和大娘磕头啊。”

        “知道了”李夏阳不情愿的答应道,反正春晚已经结束了也没啥意思了,出去逛逛也好,看看找晚生招呼哥们打打牌也不错。玩归玩,年还是要拜的。李夏阳过了神仙河,碰到晚生和李瑞林,“瑞林,晚生你们去哪”“到大宝家,咱打牌去啊。”李明理的侄子李瑞林拉住夏阳。他今年才上初中,却跟这些大孩子也能走到一起,毕竟村里的孩子太少了。

        “你们先去,我还得拜年呢。”李夏阳拍拍晚生的肩膀说。晚生笑呵呵的问“去谁家啊”“几个叔叔大爷家啊”李夏阳答。晚生用手擦了擦鼻子,不怀好笑的说“是去看媳妇吧,哈哈。”“滚快召集人去吧,我一会就过来。”李夏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