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单骑南下

第(2/2)页

大仿渠黄剑,老掌柜附赠了三件不收一颗铜钱的小东西,差不多,每当这个时候,老鬼物就要出马了,断绝红尘的修行之人,即便做着商贾买卖,对于世俗王朝古董珍玩的好坏与价值,其实未必看得准,所以陈平安一行又有捡漏。
  满载而归。
  离开鹘落山。
  陈平安依旧按照既定路线,走在石毫国边境线上,走过一座座城池关隘,为那些阴物鬼魅完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遗愿。
  只是在这期间,一直密切关注着书简湖的动向,只是类似与鹘落山店铺修士低价购买一摞老旧邸报,关于书简湖的消息,多是些不痛不痒的小道消息。
  在四月“小得盈满”的小满时分,若是在骊珠洞天的家乡小镇,这会儿田地里,争水抢水就需要很上心了,不然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
  陈平安在即将返回书简湖之际,得到了一份在石毫国北境广为流传的仙家邸报,上边记载了几个天大的消息。
  另外一支大骊铁骑的主将曹枰,以极其大胆的用兵,涉险分兵三路,只留下中军,驻守原地,与朱荧王朝边境大军对峙,其余两股骑军,接连攻破两座朱荧王朝的藩属国,当然不是吞并的那种,而是彻底打散了两个藩属国能够自由调度的野战兵力,许多兵马只能不断收缩,依靠雄城大镇,各自为营,困守一隅,这就让曹枰麾下铁骑更加自由。
  两国难民疯狂涌入朱荧王朝边境地带,藩属国庙堂不断有使节去往朱荧京城,哭爹喊娘,磕头流血,哀怜不已,祈求朱荧大军救民于水火,能够果断出击,与那大骊蛮子决战于城池之外。为此坐镇朱荧边境、与曹枰对峙的那位大将军,备受诟病,怯战的骂名,传遍朱荧朝野,更有此人私通大骊的说法,沸沸扬扬,朱荧庙堂,被迫划分出主站主守两大阵营,文武混淆,山上山下同样混杂,朝堂上,吵得朱荧皇帝都有几次龙颜震怒,直接甩袖子,以退朝再议了事。
  如果说这还只是人间大事。
  那么近期入夏,发生了一件惊世骇俗的山上大事。
  风雪庙神仙台魏晋,找到了暂时结茅修行于宝瓶洲中部地带的那位别洲大修士,北俱芦洲天君谢实。
  一战之后,魏晋离开宝瓶洲,孑然一身,御剑去了倒悬山。
  那场只有寥寥几位观战者的山顶之战,胜负结果没有泄露,可既然谢实继续留在了宝瓶洲,这个已经惹来宝瓶洲众怒的道家天君,肯定没输。
  不过即便魏晋没能一剑击败谢实,宝瓶洲修士对于那位才刚刚跻身上五境的陆地剑仙,并无半点怨言,唯有一份同为一洲修士的与有荣焉,尤其是宝瓶洲剑修,更是自豪不已。
  这是一洲瞩目的山上大事。
  这其中,还有宝瓶洲中部一地瞩目的某件山上事。
  一位名为马苦玄的真武山修士,不到二十岁,修行并未几年,竟然就先后两场死战,击杀了两位金丹剑修,据说这还是马苦玄隐藏了压箱底本事的前提下。朱荧王朝对此选择沉默,因为两场大战,既有马苦玄的真武山护道人在旁,也有朱荧王朝的皇室成员一旁盯着,马苦玄的出手,没有任何问题,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一时间,马苦玄之名,传遍整座宝瓶洲。
  小满之后,尤其是一旦进入梅雨时节,多湿邪气,无论是修道之人,还是凡俗夫子,都当留心,温养阳气正气,抵御湿气邪气。
  陈平安三骑北上之时,是走了条石毫国京城以东的路线,南下之时,则是换了一条轨迹。
  这天滂沱大雨中,陈平安三人牵马歇息于一座破败行亭,陈平安心弦一震,袖中木匣颤抖微烫。
  竟是有一把最不该出现的传讯飞剑,来了。
  刘志茂已经被拘押在水牢,绝无可能在刘老成和那拨奇怪修士的眼皮子底下,还有本事驾驭自家小剑冢飞剑传信给自己。
  陈平安甚至都打算视而不见。
  只是一番权衡利弊之后,小心翼翼收起那把确实是刘志茂的传信飞剑,打开飞剑禁制。
  密信就三句话。
  “此行返回书简湖,你要小心了。”
  “之所以有此提醒,与你陈平安无关,与我们的既定买卖也无关,纯粹是看不得某些嘴脸,为表诚意,就借用了刘志茂的飞剑。”
  “截留飞剑,无需回信。”
  陈平安收起木匣后,陷入沉思。
  是宫柳岛刘老成的手笔无疑,但是为何如此,就值得推敲了。
  刘老成坦诚相告的“提醒”,绝不会是表面上的书简湖形势大变,这根本不需要刘老成来告诉陈平安,陈平安不眼瞎不
  耳聋,又有章靥前来通风报信,以刘老成的心思缜密与野心气魄,绝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多此一举,多费唇舌。那么刘老成的所谓提醒和小心,肯定是在更细微处,极有可能,与他陈平安本人,戚戚相关。
  陈平安站在不断漏水的的小行亭边缘,望向外边的阴沉雨幕,现在,有一个更坏的结果,在等着他了。
  章靥借助青峡岛狡兔三窟的那条隐蔽密道,逃出书简湖,说不定就在某些幕后人的意料和算计之中。
  可为何没有直接对顾璨和春庭府出手,没有选择一个更加简单省事、并且立竿见影的方法,来迫使自己火速赶往书简湖,直接打杀自己便是。
  陈平安喟叹一声,喃喃道:“又是大道之争吗?那么不是宝瓶洲这边的宗字头出手,就说得通了,杜懋所在的桐叶宗?还是?太平山,肯定不是。登上桐叶洲的第一个路过的大宗门,扶乩宗?可是我当时与陆台只是路过,并无任何纠葛才对。大道之争,也是有高下之分、宽窄之别的,能够不依不饶追到宝瓶洲来,对方必然是一位上五境修士,所以扶乩宗的可能性,不大。”
  陈平安眉头紧皱,“可要说是那位道法通天的老观主,也不像,到了他这边,大道又不至于如此之小。”
  陈平安突然转头道:“曾掖,马笃宜,你们不用陪我返回书简湖,直接去石毫国与梅釉国接壤的边境,就在那座留下关等我。”
  曾掖想要说话,却被马笃宜扯住袖子。
  陈平安转回头,继续望着雨幕。
  行亭一别。
  单骑南下。
  那件厚实的青色棉袍,换成了单薄合身的青衫。
  陈平安顺利来到书简湖地界的绿桐城,毫无波折。
  绿桐城毕竟是书简湖边缘势力,书简湖那边的暗流涌动,风云变幻,以及苏高山在池水城那边惊世骇俗的言语举动,对于绿桐城当地居民而言,无论是没能占岛为王、开创门派的闲散修士,还是讨口饭吃的老百姓,很多时候,事情越大,反而越安静,因为大势之下,不认那个命,还能如何,尤其是那些土生土长的凡俗夫子,外边的世道这么乱,即便有点积蓄,又能搬到哪里去,敢吗?
  绿桐城多美食。
  陈平安随便找了家包子铺,有点意外之喜,买了两个,爱吃,又买了两个,陈平安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觉着九分饱了。
  铺子是新开的,掌柜很年轻,是个刚刚不算少年的年轻人。
  生意还不错。
  陈平安在绕着书简湖边境从绿桐城去往池水城的途中,又打听了些消息,比起战乱不断的石毫国,这里的小道消息,显然会更加接近真相。
  在池水城那座熟悉渡口,大半年过去了,那艘渡船依旧安安静静系在岸边。
  即便青峡岛刘志茂已经彻底失势,可是青峡岛头等供奉的那个身份,还算有些分量。
  来的路上,将那匹马留在了一家客栈,陈平安给了笔银子,让客栈帮着喂养。
  斗指丙为大暑,整座书简湖,热气升腾,就像一座大蒸笼。
  很难想象离开书简湖那会儿,此地还是处处雪白茫茫的山水画卷。
  陈平安独自撑船返回青峡岛。
  停船登岸后,过了山门,门房老修士还是无精打采,见着了重返青峡岛的账房先生,笑脸依旧。
  好像岛主刘志茂的消失,还有那座已成废墟的横波府,以及大骊主将的投鞭书简湖,都没能如何影响到这位老修士的悠闲日子。
  陈平安与门房老修士打过招呼,闲聊几句,去开了门,并无异样,就是积攒了一些灰尘,因为离开青峡岛之前,说过这边不用打扫。
  陈平安先去了趟已成遗址、甚至再无重建可能的横波府,站在废墟边缘,沉默片刻,这才转身走向豪门依旧的春庭府。
  如今青峡岛群龙无首,能够勉强维护局面的章靥又销声匿迹,素鳞岛上的刘志茂大弟子田湖君,作为一位本土金丹修士,竟然在这种事情闭关了,加上顾璨又失去了那条小泥鳅,藩属岛屿上的大供奉俞桧之流,如今与刘志茂的一些嫡传弟子之中,以及藩属岛屿的供奉之间,来往隐蔽,各有谋划。
  相信这段时间的春庭府,没了死死压了一头的横波府和刘志茂,看似风光,实则相当煎熬。
  天塌下来,个高的顶上,现在刘志茂已经这样了,下一个轮到谁?
  春庭府上上下下,再不谙大势,也会心知肚明。
  顾璨娘亲,她已经带着两位貌美妙龄的心腹婢女,等在大门口。
  春庭府这点耳目谍报,还是有的。
  妇人快步走向陈平安,轻声道:“平安,怎么越来越瘦了。”
  陈平安心中叹息,可仍是笑道:“一直在石毫国逛荡,经常风餐露宿,不过习惯了,其实还好。顾璨呢?”
  妇人笑道:“在你离开青峡岛后,他就喜欢一个人在青峡岛散步,这会儿又不知道哪儿野去了,狗改不了吃屎,从小就是这个德行,每次到了吃饭的点,都要我大嗓门喊他才行,如今不行了,喊得再大声,璨璨出门离着远了,也听不着,婶婶一开始还不习惯来着。”
  陈平安笑着点头,“那我在这边等着他,聊完了事情,马上就要离开书简湖。”
  妇人满怀失落,“这么着急啊?”
  陈平安嗯了一声。
  妇人便陪着陈平安在这边闲聊,多是忆苦思甜,当年泥瓶巷和杏花巷的家长里短,陈平安也说起了马苦玄的一些近况。
  妇人感慨不已,说真没想到当年给人欺负惨了的小傻子,如今也这般有出息了,只可惜那个嘴巴最坏的马婆婆,没能瞧见自己孙子的好,没有享福的命,说到此处,妇人好似触景伤情,扭头以丝巾擦拭眼角。
  约莫半个时辰后,顾璨慢悠悠返回春庭府。
  见到了等候在门口那边的娘亲和陈平安,个子高如北地少年的顾璨,这个很容易让人忘记真实年纪的书简湖混世魔王,依旧没有加快步子。
  走到了门口,顾璨与妇人打了声招呼,然后直直看着陈平安,轻声道:“回来了?”
  陈平安点头道:“青峡岛这边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有些话,要与你说说。”
  妇人已经识趣告辞离去。
  陈平安带着顾璨走向那座横波府废墟,缓缓道:“越是乱,越不能心急,忙中出错,最不可取。”
  顾璨点点头。
  陈平安问道:“黄鹂岛元袁,已经投靠大骊,知道吗?”
  顾璨还是点头,“听说了,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上次与你见过后,吕采桑一次都没有来,倒是韩靖灵和黄鹤,在苏高山露面以及刘志茂出事后,专程来了趟青峡岛,黄鹤还想进你的屋子瞧瞧来着,给我拒绝了,当时他的脸色不太好看。”
  陈平安看了眼顾璨。
  顾璨笑道:“我如今知道自己不聪明,但也不至于太傻吧?”
  陈平安嗯了一声,“不要对韩靖灵和黄鹤这种人,感到失望,那就是傻。同时也不要对吕采桑感到失望,那是不够聪明。你们是真正的朋友,既然是朋友,就要设身处地,多考虑对方的处境,吕采桑也有自己的师门和责任,真正的朋友,要多体谅,世事复杂,不要奢望尽善尽美,有是最好,没有,就将那份感情余着,说不定将来的那天,就等来了一份最好的朋友友谊,到时候如一坛醇酒,再痛饮一番也不迟。”
  顾璨沉默不言,“陈平安,我这会儿听进去你的道理,是不是太晚了。”
  陈平安摇头道:“不晚。”
  顾璨说道:“可是我还是那个顾璨,怎么办?”
  陈平安说道:“好了一点是一点,道理多一个是一个。”
  两人不再言语,就这么走到了断壁残垣一片废墟的横波府旧址。
  陈平安问道:“你想不想跟着我一起离开书简湖,还会回来的,就像我这次这样。”
  顾璨反问道:“那我娘亲怎么办?”
  陈平安没有给出答案。
  他只是给出选择。
  顾璨摇头道:“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是我不走,我走了,不放心。哪怕我留在这里,没有半点用处,但是就这么走了,我心里过不去,已经对不住你,再对不住小泥鳅,我不能再对不起我娘亲。我还是不会后悔的,陈平安,你要骂我就骂吧。”
  陈平安没有坚持己见,更没有骂顾璨。
  顾璨有些奇怪。
  陈平安双手笼袖,看着一脸疑惑的顾璨,轻声道:“陈平安骂过泥瓶巷的小鼻涕虫吗?”
  顾璨笑了。
  也哭了。
  原来是这样啊,陈平安的道理,就这么简单啊。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