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梦想

第(1/2)页

圆明园作为华夏文化中的重要一角,自从遭受战火毁坏后,不是没有人考虑过对其进行修复,不过思虑良久,直到今天为止,仍旧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说上一句一锤定音的话。

        这里面不仅仅和个人的能力有关,还和当朝局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首先,想要重修圆明园,必须需要当朝局势处在盛世,财力上有很大支撑,才能够进行重建修缮。

        圆明园最早并不是一座专门为皇家提供游赏的园林,而是康熙皇帝赐给四爷,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

        在雍正皇帝即位之后,在园南增设了一系列宫殿,而乾隆皇帝在位的六十年里,圆明园每年都会得到扩建,除此之外,在圆明园东林还兴建了长春园,以及东南并入的万春园,后世所看到的圆明园,正是这三座园林的合成。

        嘉庆当政,则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了修缮,后来到了道光皇帝时,国政衰弱,材力不足,撤掉了对很多园林的修葺,但是唯独对于圆明三园,仍旧不肯放弃改装和装饰。

        圆明园是有康熙皇帝命名的,以前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挂着的正是康熙皇帝御书的“圆明园”三个大字。

        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只睿智也。

        清王朝倾尽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树植花,收集国内外几十种名胜,建宫殿建筑上百处,而在这些建筑之中,又藏有无数的奇珍异宝,被誉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的修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而是花了一个王朝几代人倾尽全天下财力物力才凝结出来的心血,而现在想要修复重建当年的圆明园,难度可想而知。

        很多人对清朝近代以来的历史可能存在一定的误会,华夏在近现代中遭受的屈辱,恐怕是继元朝之后又一次的奇耻大辱,国之将灭,朝之将亡,异族之人踏进华夏的地盘,作福作威。

        这段屈辱史,让很多人认为,那时候的清朝是一个很弱小的国家,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不可否认的是,与前几代皇帝相比,末代皇帝当朝时,国库的银子确实少了很多,国家的财力也小了不少,但是如果和那些异国相比,清朝国库的银子,对于那些国家来说,仍然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文数字。

        一段历史,要正着看的同时还要反着看,清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种,不能将之完全归置于某一种原因,实际上在清王朝覆灭的过程中,有无数次机会都可以挽救,哪怕是一次也好,只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华夏也不至于那么快地就布满了洋人的铁蹄。

        有时候国家也和人一样,没有永恒的国家,只不过是有的国家长寿,有的朝代短命罢了,清王朝到了道光年间的时候,已经是回光返照了,就像人到了一定的岁数,哪怕再多的人站出来挽救国家,其实只不过是给人注了一针强心剂,能让人多撑一段时日,却绝对挽救改变不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