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甄家弃媳,孙若惜

第(1/2)页

虽然张燕、白绕等,答应太行山脉的老弱妇孺,迁往上党郡定居,但想要将几十万人口真正迁移出来,却是件不容易的事。

        这不是搬运货物什么的,想搬就搬,而是六十多万人,想要人跟你走,就得先说服。

        李儒先后派了数百个细作,混入太行山脉中,旁敲侧击,造大声势,将上党郡的政策、好意大肆宣传。

        而后,又派周仓、裴元绍前往贴出官府公文,向百姓保证,迁移之后,能得到哪些好处。

        但对于这些,百姓们都无动于衷,有一大半的人不愿跟着走,就喜欢待在那山沟沟里,等待外出打仗的家人回来,等待黑山军的救济。

        最后,是张燕、白绕等,不再向太行山脉gòng  yīng粮食,上党黄巾军才趁势收服人心,这才让六十多万老弱妇孺绝了留下的念想。

        公元197年,七月中旬,太行山脉遍及千里之地,大大小小的山谷中,走出无数的百姓,汇集于上党,实现人口大迁移。

        上党郡出动了七千多黄巾军,维护各地的秩序,帮助老弱妇孺扎营暂住。

        忙活了三个多月,终于完成这一浩大的工程。

        李儒让人前往造册登记,挑选出了五十岁以下的男女,共计十三万人,大多都是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和中年妇女,前往郡城居住。

        在上党郡郡城外,早就修建好了两座大营,一座是给男人居住的,另一座是给女人居住的,大小相同,有专人看管,还修建得有粥棚。

        十月的天,天上下起了小雪,冷风呼嚎间,有些寒冷。

        这一日,洪南带着典韦、李儒、贾诩、及数百亲卫兵,来到城外的大营,准备将姿色不错的女子,带回到城里,组建针织坊。

        针织坊,是上党郡新建立的一个部门,专门负责缝制士兵的衣物,还有各种旗帜。

        组建之初,只有十几个懂得针织的女工,后又招揽到数百人,扩大规模。

        但庞大的针织坊,只有区区几百人,显得太过冷清,也无法gòng  yīng大军的需求;于是,太行山脉的人一到,李儒便急急忙忙前来挑选了。

        进入到大营,洪南抬头一看,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

        只见一望无际的帐篷,白茫茫一片,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的雪片包裹起来。

        在雪地上,有很多的女子端着热汤走来走去,帐篷里,七八个女人抱在一起取暖,被冻的浑身发抖,面色苍白。

        她们没有太多的衣物,只穿一件单衣,或者两件单衣,篷内也没有棉被。

        向前走了一段路,洪南翻身下马,皱着眉头问道:“文优,如此冷的天气,你就让她们穿一件单衣,不觉得很残忍吗?”

        “文优啊,你也太不懂得怜香惜玉了。”贾诩愤愤不平的说道。

        李儒笑着道:“真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主公和文和之口啊。”

        “咦?你什么意思?”

        李儒道:“主公驰骋疆场,铁血征伐,手上尽是赤红的鲜血,没想到也有心软之时;至于文和嘛,呵呵号称是毒士,所出计谋一个比一个毒,都快变成老毒物了,竟也懂得怜香惜玉?”

        “好你个李文优,我在你眼里就是一个老毒物啊?”贾诩佯装发怒道。

        典韦一听,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洪南微笑道:“文和,文优这是夸你呢,天下间能被冠以毒士之称的,能有几人?”

        “不过这些女子,也确实是可怜,文优,你得想办法搞些棉被来,让她们过完这个寒冬。”

        “主公仁慈,但文优以为,完全没有必要。”李儒拱手说道。

        洪南问道:“什么意思?”

        李儒道:“今日我们前来,不就是为了挑选女工吗,等将女工挑走,到了针织坊,自有上等的衣物、棉被,又何必送到这里。”

        贾诩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