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丧心病狂

第(1/2)页

  因太长公主的人在慈善堂出现,太长公主又命人将孩子都带去了太长公主府,这让不少人的目光都放在了慈善堂上,觉得慈善堂背后也许有不为人知的事,要不然太长公主怎么会去关注一些无关紧要的弃婴。
其中又以袁太医为罪,袁天朗是当今太医院的副院长,论医时能力都不输给柳青元,但就是因为为人木讷,不会说话,而无法成为皇上的心腹,他自然是不甘的。
而昨天晚上他回到家中却见一封书信摆在床头,他立马唤来下人进来询问,得知一切如常后便打开了书信。
“柳清源与慈善堂有染,查之,可使其身败名裂。”
袁太医将信将疑地收起了信,秘密的去查慈善堂的事,这一查,还真让他找出了有用的消息。
袁太医发现轩辕各地的慈善堂都只有身体残疾瘦弱的小婴儿,年纪稍大,身体健康的几乎没有。
嗅到不对劲的袁太医继续往下查,发现年龄稍大,身体健康的孩子都被卖了,而柳太医每隔几年都要向慈善堂购买一批孩子,柳太医身边的弟子药童就那么几个,那他在慈善堂买的人去哪儿了?
袁太医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可光凭这一点就能断定柳太医不干净,这天下没有谁是傻子,只要露出一点疑点,柳太医就别想再装无辜。
袁太医并没有直接将柳太医提出来,而是借人牙子之手曝光慈善堂买卖弃婴的事,事情并不是在京城暴露出来的,而是在离京城不远处的另一个城镇,消息暴露出来后,朝内朝外震惊,不少清流名士对朝廷和官府提出质疑。
收养弃婴本来是一件好事,怎么就成了朝廷敛财的手段?朝廷这么作为,岂不是让百姓寒心?
这么多年来慈善堂一直买卖弃婴虐待弃婴,朝廷居然一点也不知道,要不是这次太长公主去慈善堂,这件事是不是永远都不会暴露出来?
官府这般不作为,真是让百姓对朝廷失望。
一时间朝野上下都充斥着指责的声音,虽然没有人直接敢说皇上的不是,可话里话外也是在说皇上无能,才使得官吏治理不清,官员吃百姓的肉,喝百姓的血。
轩辕逸是又气又恼,不曾想一个小小的慈善堂居然连打了他两次脸,当即下令严查此案……
这一查问题就大了!
数十年间被卖掉的弃婴不计其数,除了柳太医和一些妓倌会固定从慈善堂买一些孩子外,剩下的孩子则会被秘密养大,然后卖入达官贵族人家为奴,有些官员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阴谋论,担心有人将弃婴调教成探子,卖入各府探查消息,想到前不久螭王从盒子阁买来的关于他们犯罪的消息,一个个都觉得有这么一回事儿。
这些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查,只敢私下查一查,这一查还真发现几个不对劲的仆人,而这几个仆人极有可能是慈善堂的弃婴。
查的人多了,即便全是私下行动,也不可避免就闹大了,心思缜密如左向在自家查到两个不对劲的仆人后,立刻就往深处想了,连夜进宫给皇帝禀报此事。
轩辕逸本来就因为慈善堂的丑闻曝光而愤怒,原本以为这只是轩辕阔故意挑事抹黑朝廷,可听到左向等人的话,瞬间就觉得这事不对。
“查,立刻给我查,这几年慈善堂到底做了些什么,他背后到底是什么人?”轩辕逸听到左相报上来的消息,有一种脊背发寒的感觉,居然有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偷偷建立起这么恐怖的势力,而他却一点也不知,实在是可怕。
在觉得可怕之余,轩辕逸又觉得很愤怒,轩辕阔都能查出来的事,他居然什么都不知道,他手底下的人简直就是废物。
密探首领被轩辕逸狠削了一顿,随即亲自去办此事,第一步就是先将各大臣家可能是探子的人一一揪出来,一时间皇城气氛空前的紧张,达官贵族人人自危,害怕自己身边就有隐藏的探子,不知何时就把自己给卖了。
与此同时,某处慈善堂的一间黑暗的小屋子中,一位银发老者听着小童诉说着外面发生的事情,面上是难以掩饰的兴奋,待小童离开后,银发老者鼻子一酸,眼泪就出来了,大声的嚎哭,“终于等到了,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他激动地捂着脸,浑身直颤抖,过了许久,他才抹掉脸上的眼泪,眼神坚毅的离开了屋子,买通两个慈善堂的小官吏,让他们送他去大理寺。
他要告状,告刘太医,栽赃陷害,谋财害命,杀人夺妻……
这边银发老者刚离开慈善堂,那边轩辕阔就得到了消息,一切的事情在按他的预想发展中。
医者,可杀人,也可害人。
轩辕逸别想有一个真心实意的心腹。
柳太医二十年前,畏罪潜逃的大弟子突然出现,状告柳太医栽赃陷害,谋财害命,杀人夺妻!
柳太医的大弟子,也就是银发老者不仅在大理寺告状,特意还特意用血写了一份大状纸高高举在手上,以便旁观者能够看清楚,大理寺官衙并不在闹市,平时也没有多少人来往,可不知怎么一回事,今天却有许多的人经过  银发老者此举一出立刻就被人围住,不少人都挤在前面指指点点。
围观的人大多都是普通百姓,不识字。见状忙问身边的人状纸上写的是什么,有识字的人帮忙念了出来,可是……
“能说的简单一点吗?听不懂?”不识字的人听不懂那些咬文嚼字的东西。
“这个人说20年前一死昌平学院院长的人不是他,二十年前昌平学院的孟院长病危,请来还未入朝的柳神医医治,柳神医带着他一同前往孟家查看孟院长的病情后,他们二人对如何医治孟院长有不同的看法,他提议慢治,以养为主,柳神医则主张下一剂虎狼之药,力求迅速激发孟院长的生命力。”
“师徒二人争执不下,他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