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再议出兵

第(1/2)页

第370章再议出兵

        刘枭想了想,又询问道:“既然研制出新纸,如果原料足够,能大批量生产吗?”

        “能!”

        韦黯恭敬的回答道:“回禀陛下,我们匠作坊造纸的工序和技艺,都已经成熟。只要有充足的原料,以及足够的匠人,进行大量造纸是没问题的。”

        刘枭脸上露出笑容,造纸成功,也就又推进一步,而且这也是他的财源之一。刘枭目光一转,看向糜竺,吩咐道:“糜卿,依照朕给他们的允诺,给他们升官。”

        “喏!:

        糜竺恭敬应下。

        韦黯和曹辛听到刘枭的话,也是连忙口头谢恩。

        刘枭话锋一转,继续道:“接下来,造纸必须要扩大生产。光是长安城内少府的匠作坊,肯定是无法满足的。城外有许多的荒地,你派人重新选址,专门开设造纸的作坊。制造出来的纸,要像醉仙酒一样打开销路,风行天下。”

        糜竺道:“陛下吩咐,臣定会办妥的。不过这两种纸都不错,但没有统一的名字。为便于宣传,请陛下命名。”

        刘枭心思转动,想到了后世的宣纸。虽然以秸秆和桑皮纸制作的纸张产自长安,但他对宣纸的印象,早已深入心中,便说道:“不论是秸秆制作的新纸,亦或是桑皮纸,都以宣纸为名。宣纸造出来后,朝中gòng  yīng、书院和太学方面,以成本价格chū  shòu。其他售卖,你参考市价执行。”

        对于宣纸贩卖,刘枭是打算挣钱的。

        朝廷要采购,自然有朝廷开始的预算,不能无条件拿宣纸使用。以成本价计算,已经考虑了朝廷使用的量大。在刘枭的定位中,这就等于是国企一般。

        “喏!”

        糜竺拱手应下。

        刘枭道:“宣纸留下,你们忙去吧。”

        糜竺带着韦黯和曹辛退下,而刘枭又安排人去太学和广县书院,分别将胡昭和郑玄请来。两人几乎同一时间抵达宫外。

        相互见面,胡昭主动上前行礼,恭敬道:“晚辈胡昭,见过康成公。”

        胡昭的年龄,远比郑玄小。

        不仅如此,郑玄更是名扬天下的大儒,是经学领袖。不论是郑玄的才学,亦或是郑玄的身份地位,还是郑玄的德操品行,都令胡昭发自内心的钦佩。

        郑玄微笑着打了招呼,两人联袂往宫内行去。

        胡昭一边走,一边道:“康成公,晚辈调查过广县书院的情况,对广县书院开设的六大学院很是好奇。晚辈可否带太学的博士,前往广县书院交流学习。”

        对广县书院的情况,胡昭越是了解,越钦佩郑玄的决断和魄力。广县书院一改风格,不拘泥于经典,开设多种门类的教学,可谓百花齐放。

        而太学士子,一个个都是苦心钻营,一门心思想做官,真正做学问的人很少。胡昭的心中,更希望太学士子,要先有做学问的心,要先懂得做人的道理,再寻求做官。

        胡昭是个极为传统的儒士。

        他的精神理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士子,首先能修身齐家,再考虑其他。如果连自身的修养都不够,自身都没有磨砺好,如何辅佐君王治理天下呢?

        这也是胡昭改革的方向。

        郑玄笑了笑,道:“祭酒愿意带着一众太学博士来广县书院,老夫求之不得。”

        太学虽然落寞了,但地位依旧尊崇。如果胡昭带着太学的一众博士,到广县书院交流,不论是对广县书院的名望,亦或是对广县书院的士子都有好处。

        胡昭道:“既如此,事情就定了。晚辈返回太学后,就着手安排此事。”

        郑玄说道:“这件事倒也不急于一时,祭酒什么时候来,老夫都扫榻相迎。但老夫可曾听说了,太学中的许多大儒,看不起广县书院,私下里更是鄙夷。”

        “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