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和亲

第(1/2)页

叶芷兰认真思考了几日。

        她的确曾想过要离开皇宫,但现下不是个好时机,她仍有事要做。

        正当她备好说辞,准备答复太后时,青荷来了。

        青荷几乎是一路冲进永德殿,进门时被门槛绊了一跤,差点摔倒。

        叶芷兰上前扶了青荷一把,青荷一把抓住她:“芷兰芷兰,不好了,北狄来的皇子今日在大殿上说,想同大梁结亲,指名道姓地向皇上讨要你。”

        叶芷兰下意识地便反驳:“这怎么可能呢?太后前几日才同我商量过我的婚事。”

        青荷急道:“这是父王同我说的,我得来的消息一向准确,何时出错过。”

        青荷的消息的确不曾出错过。

        叶芷兰呆愣了片刻,她想起了那晚的梦境。

        难道那日的梦境竟是预示着未来之事吗?

        青荷看着叶芷兰,眼眶都红了,带着几分哽咽:“芷兰,怎么办啊?我不想你被送去和亲,我不要你离开。”

        叶芷兰看着她,心下有几分感动,她很快冷静下来,问道:“皇上可有答应?”

        “父皇说,皇上还未答应,但北狄又提出愿以两万匹战马,两万柄宝刀作为聘礼,皇上虽未答应,但有几分心动。”

        北狄的战马无论是耐力还是跑速上,皆胜大梁一筹。宝刀亦是锋利无比,且不易折断,如若不是北狄在战术上一直逊大梁一筹,北狄将是大梁最可怕的对手。

        叶芷兰定了定神,皇上既然还未应下来,那便意味着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

        她对自己这个舅舅,还算有几分了解,他虽为皇帝,但性子有几分懦弱,对太后很是敬畏。眼下最快,最有效的法子便是去找太后。

        太后前几日才同她说过她与方必安的婚事,她现在便去应下,应该还来得及。

        想到此处,她同青荷说:“青荷,你先回去,我去找太后。”

        青荷点点头:“好,我等你的消息,太后是如何说的,你一定要告诉我啊。”

        “好。”

        送走青荷后,叶芷兰一刻不停地赶去了慈宁殿。

        她独身一人,并未带上侍从。

        才刚踏进殿内,太后怒不可遏的声音便远远传了过来:“岂有此理!哀家早就同他说过芷兰的婚事,他这是什么意思!”

        太后一副怒极的模样。

        宫人们乱做一团,正手忙脚乱地安抚着太后,因而无人注意到她。

        “把皇上给哀家叫来!!”

        “太后息怒呀。”

        “太后息怒,圣体要紧。”

        李嬷嬷给太后一下下地顺着背:“太后消消气,千万别气坏了身子。奴婢有话想同您说。”

        李嬷嬷是太后的贴身侍女,在太后身边已有四十余年,据说两人从小一块长大,感情极深。

        太后深深呼吸着,努力平复着怒气。

        李嬷嬷对宫人说道:“你们都先下去吧。”

        叶芷兰盘算着时辰,再过不多会,御膳房便会送来糕点,太后仁慈,叮嘱御膳房给宫人们也都备了一份,而那时是宫人们最放松的时刻。

        于是她悄悄躲在一扇屏风后面,看着宫人们陆续走出殿外。

        太后余怒未消的声音传来:“他这皇帝,也已做了二十年,竟还是毫无长进!”

        下一刻声音忽又变得几分哀戚:“若是文钰还在,文钰一定比他做得更好。”

        “我的文钰,走的这般早。”

        “她若是个男子便好了,她若是做了皇帝定比弘毅强。”

        李嬷嬷道:“太后,长公主有长公主的好,皇上有皇上好,不要太过伤怀。”

        “皇上这二十多年,不说建立多少伟绩,至少从未有过过失,这对一个帝王而言,已是难能可贵。”

        “可他竟想要应下和亲之事,这简直荒唐!”

        李嬷嬷道:“太后,其实仔细想想,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此话怎讲?”

        “太后,您忘了郡主生父的身份了?”

        “哀家没忘。这么多年,哀家都忘不了,那个害死文钰的男子。芷兰同他长得这般相像,尤其是那双眼睛,每每看到她的眼睛,我便会想起他。”

        “那个北狄来的探子。”

        太后的声音似有哭意,“哀家想亲近她,可每回看到她,哀家就忘不了,忘不了!”

        李嬷嬷轻声安慰道:“奴婢知道的,知道的。”

        “文钰被北狄的探子害死,弘毅竟还想将她唯一的女儿送去北狄和亲。”

        “可太后想想,当年之事知情的人虽然不多,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若是有人借此在郡主的身份上做文章,届时皇室的尊严何在?”

        “再者说郡主对当年之事毫不知情,若是有人将她的身世告知于她,故意挑起她对皇族的怨恨,她若是做出些什么来,可该如何是好。”

        “所以将郡主送去和亲,未免不是个好法子。”

        “可她是文钰的孩子。”

        “太后,无论怎么说,郡主身上还流着北狄的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太后沉默不语。

        良久,细微的啜泣声传来。

        “文钰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