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政坛新秀

第(1/2)页

褚遂良就这样死了,死得安静平和,带着满腔的遗憾和失落,他如此谢幕还算是幸运的,起码他可以平安终老、寿终正寝。

        与其他战友的经历相比,褚遂良虽然历经起伏坎坷,但是生死的权限起码还是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听到褚遂良死在爱州的消息之后,丁瑜洲的内心是沉重的。他觉得褚遂良的死与自己有关,是自己的所作所为间接性地导致了褚遂良的死亡,除了惋惜和哀叹之外,丁瑜洲也无能为力。

        法家就此陨落,满天星河中又多了一颗星辰。

        每当夜幕来临,繁星四起之时,仰望着没有污染没有工业的夜空,那星河灿烂,繁星璀璨,是迷人的美丽和清晰,那漫漫星河更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想象和寄托。

        丁瑜洲往往喜欢在仲夏夜深人静之时,遥望天边的璀璨星辰,遥望古往今来共同的星空,与天地交谈,与万物通灵。

        他喜欢仰望星空的感觉,更希望探索未来的奇妙。

        经过他的筹谋,褚遂良一命呜呼,韩瑗、来济等人被贬,于志宁胆小怕事,不足为虑,早晚也跑不了,当下唯斋修撰国史的最后一条大鱼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可是最难对付的,他一方面是皇帝的亲舅舅,另一方面是在贞观、永徽两朝叱咤风云三十多年的元老大臣。

        如今走在长安街头,众人口口声声传诵中还有长孙大人智勇双全、仁孝护国的动人事迹,民间不乏长孙无忌的支持拥护者。

        不光民间对长孙无忌拥戴爱护有加,就连朝廷内部的大臣们,对于长孙无忌那也更是“上神”一样的拥护和爱戴。

        丁瑜洲对于长孙无忌的影响力是清楚的,包括以后处理长孙无忌的后果和结局,他也是知道的。

        只是现在他没有向李治和武媚娘提出处理长孙无忌的意见建议,原因有公与私两个方面,公在于现在时机不到,私在于他心底存有一份私心,源于阿元曾经向丁瑜洲求助过的一件事情。

        丁瑜洲至今久久难忘,每当想起,总觉心中一酸,此事让丁瑜洲心底深处之前的那份猜测愈发沉重,但又不便与阿元推心置腹地直说。

        阿元这个小伙子百般伶俐、聪明异常,在丁瑜洲身边多年,所以对于朝内朝外的国计民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往往还眼光独到。

        阿元看到褚遂良等人被贬,他多少有了预感,他意识到长孙无忌恐怕也会遭到清算,如若长孙府被抄家,那么长孙浩然的安危成了阿元心中最大的忧患。

        阿元害怕长孙浩然因之被流放千里,或者世代为奴,要是那样的话,他实在不忍心看到长孙浩然有如此结局。

        毕竟阿元和长孙浩然感情深厚,二人兄弟情深,不愿意彼此分离。

        阿元原本就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好男儿,所以他多次有意或无意地向丁瑜洲提及过此事,虽说阿元没有明言恳请丁瑜洲要保住长孙浩然,但是丁瑜洲早已明白他的心思,就算阿元不说,丁瑜洲也不愿意让长孙浩然受到牵连。

        虽说长孙无忌等人是丁瑜洲的政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