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立足国子监

第(1/2)页

出于感情和责任的双重角度考虑,也为了能与这五位少年取得良好的关系,并将这种良好的关系永远的保持下去,丁瑜洲除了通过言语上来说服这位少年,当然他还需要做的是必须用实际行动获得这五位少年的绝对信任。

        确切得说丁瑜洲必须达到言行一致,才能够让这些敏感的少年真真切切的信服于他和拥护于他。

        丁瑜洲知道了这些少年的姓名和身世,在可怜和同情他们的同时,更多得是想着觉着自己应该尽一份作为老师的责任,尽量让他们走上正规的道路,而不是在原有的邪路上越走越远。

        自己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或许他是对于这位少年那声名赫赫的令尊的一种尊敬,也或许是因为致力于研究历史的专业人员角度对历史负责任的考虑。

        反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或许是综合各种原因的结果,丁瑜洲对这些少年上了心。

        丁瑜洲认真分析了这五位少年的具体情况,并且逐个对他们进行了剖析和审视,针对他们的不同性格特点和不同的身世遭遇制定了一对一的教学方案。

        丁瑜洲如此用心的教学,传达了孔夫子所提倡和遵循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才是对每个学生最大的重视。

        丁瑜洲除了每天通过语言的鼓励来督促这位少年勤学用功,同时他还努力做出一些现代大学生所比较喜爱的物件,来帮助他们排解学习过程当中的痛苦,比如丁瑜洲继续发挥他的雕刻技能优势,为每一位学生制作了精美的笔筒笔架等物品,并且每一个学生的笔筒笔架都不一样,都尽量符合他们的审美情趣。

        比如丁瑜洲为长孙浩然雕刻的笔筒就是结合了他的性格特点,长孙浩然是那种高冷的公子,但是内心却是火热的,只是没有一种表达的途径。

        丁瑜洲符合了长孙浩然的这一特点,大胆地为雕刻了一个美少女的形象。

        栩栩如生的美女站在一片竹林中,静静地矗立在寒风之中,衣袂飘飘,如仙女下凡一般的意境。

        为程青雕刻了一把武士刀,因为他喜欢学习之余练习拳脚功夫。

        为秦如祖雕刻了一个文昌塔造型的笔筒,因为他希望他能够继续着他的文学爱好之路,而不要有任何家族的负担和包袱。

        有了学习用品,丁瑜洲还在周围学生的学习内容安排方面也着实下了功夫,他知道这五位少年对于经史子集这些经典不太感兴趣。

        其实不光这五位少年,大多数学生对于这枯涩难懂的经典是不太感兴趣的,所以这对丁瑜洲的教学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同时也让丁瑜洲觉得可以改变一下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不是约定俗成必须按照经典学习来评论学生的才能。

        对于教学理论,丁瑜洲虽然是学习历史专业的,但是十多年的求学经历,让他对于教学理论还是有着很深的研究。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丁瑜洲如此戏谑地称呼自己。

        如此大胆的设想和勇敢的尝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