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童谣

第(1/2)页

  理论上来说,小人儿比大人们,更好哄。

  而以康思杰采用多年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来讲,尤其女性同胞们的习性,确实如此。

  小人儿受了委屈,数值是1,1,1,1,...,1...

  隔天就忘。

  大人们受了委屈,数值是1+1+1+1+...+1+...

  累积起来。

  “京城一拐弯儿,压了小脚丫儿。”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专打后脑勺。老虎没看见,专打大坏蛋。”

  “嘻嘻,舅舅是大坏蛋。”小丫头努力地拍着小手,两片薄薄的小嘴唇,唱出朵朵天真无邪的笑声,像是那冬日行走在胡同里的骆驼,脖子底下挂着的铜铃铛,清脆而又干净。

  “嗷呜~~舅舅是大老虎!大老虎要去吓唬那些不听妈妈话的捣蛋小女孩!”康思杰张开血盆大口,如同猫儿初醒,嚎叫宣示:“囡囡怕不怕?”

  “囡囡不怕,囡囡不怕大老虎,囡囡不是捣蛋小女孩,囡囡听妈妈的话。”小人儿摇摇头,摆摆手,眼神坚定,动作娴熟。

  盖因京城里的小孩,都是被大老虎吓大的,所以不害怕了?

  一家人吃完了午饭,疼人的舅舅又陪伴精力充沛的小丫头玩耍一时,任劳任怨,不辞辛苦。

  终于,在绞尽脑汁逗乐的舅舅不懈努力之下,在奶奶轻声哼唱的京城童谣里,在上下眼皮打完架分出胜负之后,小丫头睡着了。

  “槐树槐,槐树槐,

  槐树底下搭戏台,

  人家的姑娘都来了,

  就差我的姑娘还没来,

  说着说着就来了,

  骑着驴儿,打着伞,

  光着屁股挽着髻儿...”

  .......

  .......

  内城,有着“天棚石榴金鱼缸”的精致小院,一间摆设奢华的书房

  “你家闺女,心里像是有人了。”娥母心平气和地开口。

  “哦?那个心高气傲的小丫头,看上谁了?”对着茶几上台灯,正在读晚报的娥父,笑着问道。

  娥父神色不变,只带有些许好奇,像是毫不在意家中养育多年的水灵灵大白菜,被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土猪,给拱走。

  “是那个人的远房亲戚...”娥母轻声回道。

  .......

  一大早起来后,往尿盆里解决完一个晚上的库存后,康思杰不自觉地抖了抖身子。

  是天气,是天气越来越冷,才令人不自觉地发抖。

  绝对不是身体有什么毛病之类的存在。

  哆哆嗦嗦地洗漱完毕,康思杰又兢兢业业地去工厂,上班打卡了。

  上班没过多久,正在努力划水的康思杰,就被领导带离了车间。

  “听说最近一些时日里,你经常到其他车间去?”王永顺轻声询问,想听听徒弟的说辞,再作处理。

  王永顺的心里,带有八分的好奇和两分的烦琐,怎么这次出差回来后,一个人竟然有这么大的变化,生成的节外生枝之事那么多?

  以前的书呆子,虽然性格孤僻,不合人群,但是不闹事、不参事、好管理。而现在的徒弟,人看上去,像是已精明不少,但也会给人惹事、添麻烦了。

  “我都是下了班后,再去其他车间的,”康思杰为自己小小辩解了一下,“我去了车间里,也没有打扰到里面的工友...”

  轧钢厂的车间主要分热轧大车间和冷轧大车间,由这两大类再细分各小车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