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托儿所

第(1/2)页

  照例,下班后,康思杰路过第三食堂,打了二人份的饭,带回家去。

  得益于良好的人缘和作为大债主的身份,1毛5分的菜票,递给食堂的工作人员后,总能在小号的铝饭盒,装够一份僧多粥少的红烧肉片。

  哎!想当年,一个人的单身汉,都是爽利麻溜地在食堂里吃完早、中、晚餐,最后就能挺着个肚子,轻轻松松回家去,步伐轻盈极了。

  现在,结了婚的一家之主,得要考虑另一伴儿的肚皮大事。

  真是,为这个家操碎了心!

  感觉身上担子很重的男人,不知不觉地迈开了11码的大长腿,一路风驰电掣、尘土飞扬,往家赶。

  要帮家里人,洗白白呢!

  愁眉泪眼的秦淮茹,神情恍惚、步履蹒跚地走在回家的道上。

  今天又是劳心劳力的一天。

  生完小孩,在家里坐了56天的法定月子后,秦淮茹就来到了红星轧钢厂上班,接过了自个因为工伤而去的家属,曾经做过的岗位,钳工工作。

  只是,不管生前的人如何如何、怎样怎样,顶替进厂的新人(工人层次),都是要从学徒工做起。

  要做满三年,才给予转正。

  除非在三年期间,作出了突出且重大贡献,才有可能提前转正。

  不然,即便是年纪轻轻就做“师爷”(一年出师,二年带徒弟,三年徒弟出师又带了徒弟)了,也要工龄满三年,才能转正。

  初时,能进入全国人民都梦寐以求的国营大厂,而且是最受欢迎的重工行业,暂且放下伤痛的秦淮茹,也是有点儿期待的。

  因为,人的生老病死,都不用愁了!

  只是,愿望美好,现实骨感。

  不知是否,因为刚生完小孩、还是因为对机械无感的女性群体,进入车间后的秦淮茹,浑浑噩噩、生性鲁钝、头重脚轻、力不从心、江河日下等等负面状态,像是如影随形了!

  磕磕碰碰地学了点粗浅技术,勉勉强强地抬起沉重工件,马马虎虎地加工产品,偷偷摸摸地混一天是一天的日子。

  现在,不仅仅是心苦身累,连肚皮也受尽磨难。

  粮食,不够吃!

  饱暖思银欲的康思杰,心情相当愉悦地在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从秦淮茹身边,路过。

  “秦姐,”彬彬有礼的康思杰,停下了脚步,友好地打了声招呼,“您也下班了?”

  和重回摸鱼行业的“咸鱼”一样,也是准点下班?

  “小康主任,”待看清旁人后,强行露出点笑容的秦淮茹,说道:“我...我回去奶孩子。”

  “秦姐,厂里,不是有托儿所么?”与正院里住着的贾家没多少交集、本想打完招呼就离去的康思杰,搞不清楚秦淮茹的迷之操作,便好奇问道:“把孩子放在托儿所,不是比回家,方便很多么?”

  国营厂,尤其是大厂,有着各种各样的福利待遇。

  当中,为解放传统女性的固有地位,形成能顶半天的希冀,她们享受到的福利,有不少。

  厂里建有专人照顾婴儿的托儿所(育婴室),便是福利的一种。

  “女工委员会请来的几个保育员,是带不了那么多孩子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