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酒宴

第(1/2)页

第68章  酒宴

        想到‘物故’一词,刘璋想起了三国志里另一位物故的人物,马谡。

        不同于三国演义里的,在马谡失了街亭后,诸葛亮上演了一场挥泪斩马谡的名场面。

        真实的历史里,马谡失了街亭后,是被关进牢里待罪,但他没有经过法律的审判,而是下狱后就物故了。

        在三国志原文上加注的作者裴松之,在‘物故’一词后加上了一句非常有趣的话。

        臣松之案:魏台访“物故”之义,高堂隆答曰:“闻之先师:物,无也;故,事也;言无复所能于事也。”

        物故解释为是死亡的委婉说法,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物故的人什么也干不了了,等同于扑街,不过是体面的扑街,场面不会弄的太难看。

        马谡作为蜀汉诸葛亮看中的荆襄后起之秀,被诸葛亮安排了守街亭这件异常重要但又非常轻易的守城任务,只要守住城池就是大功一件,日后青云直上不可估量。

        可惜马谡非要秀一波操作,不据守城池,一介文人,学起了楚霸王破釜沉舟,结果车翻了,蜀汉荆州派也不好明正典刑他,让他牢里物故了,留个了体面。

        不多时,刘璋和一众人等走到了州牧府用来宴请宾客的大殿门口。

        府里的主事庞靖已经准备好了一切,美酒佳肴,歌舞美人,作为巴郡平定的庆功举措。

        众人踏入殿内,刘璋当仁不让坐于上首的位置,右侧席位第一位却不是州别驾王商,而是刘璋的三哥刘瑁,而后才是王商。

        刘瑁虽然只领着一个别部司马的虚职,但他身份贵重,刘璋以下,以他为第一。

        左侧席位以和德中郎将赵韪为首位,而后是中郎将杨怀等人,由官职大小排位入座。

        等众人入座,刘璋举杯示意在场众人,在座的也纷纷拿起酒杯朝向刘璋。

        刘璋先是夸赞了一句:“巴郡平定,皆卿等之功,我先敬诸君一杯。”

        刘璋固然可以这么说,但台下的人自然不能这么应下来,口中纷纷道着不敢。

        “请。”刘璋示意众人满饮。

        “明公,请。”众人纷纷应道。

        刘璋率先饮尽一杯,由于汉代的酒精度数比较低,所以饮酒都是一饮即是一杯,不饮尽则要受罚。

        饮下一杯美酒的刘璋,想起了《汉书》中的记载:‘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病,百福之会。’

        由此可见汉代人对酒的看重,这酒能到达如此夸张的地位是依靠于技术进步的缘故。

        汉代以前,酿酒技术还不够发达,酒主要是用于祭祀先祖和皇亲贵族享用,没有从上到下饮酒泛滥。

        到了汉代,由于酿酒技术的持续改进,以及酿酒业的快步发展,酒水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阶层。

        无论是上层的皇室、官僚、世家豪强,还是下层的寒门、黔首、奴仆,无一不是宴饮成风,不管是宴请、红白喜事或是传统节日上都可见酒的身影,宴席无酒就不能成席。

        这种狂热的饮酒习俗,甚至导致了粮食的缺乏,历史上东汉末年由于战乱频繁,粮食不够吃,曹操和刘备都下过禁酒令,用以节约粮食,可该喝的还是会喝,禁是禁不住的。

        虽是美酒入喉,但刘璋的心思却没有在酒上,他的心在北面的汉中,他回来的路上,收到了王商的消息,说是张鲁引賨夷击溃了庞乐、李异二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