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多快好省,突破技术障碍(上)

第(1/2)页

如何建设好一个牧场?

        这是一个方法问题,也是一个路线问题。

        正所谓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比如我虽然掌握了核心科技,却找了成龙来代言……哦不对,是因为我一直以来,都没有把殖民者系统很好地运用于矿石镇牧场之中。

        诚然,一部分的原因要归结于两个东西的相性较差。

        在我眼中,殖民者系统旨在维持较低程度的经济需求之后,就把大量资源投入于保障自身安全和领地安全之中。

        这里面突出的一个理念,就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用殖民者系统宛如开挂的生产建设方式,完全可以承担与强行换家、对拼损失的残酷方式赢取最终胜利。

        所以什么寡淡无味的简单食物、永远只会建一层的房屋建筑、摸一把就能改变物质性质的制造材料,就成了我手上的奇迹。

        而一些经济价值比较高的高附加产业,似乎就被殖民者系统弱化,转而去加强耐灾难、耐破坏的生产存续性了。

        而牧场需要的是什么?

        牧场发展的总设计师马库斯说过,集体贫穷不是牧场的目的,落后面貌也不是牧场的追求。

        牧场所需要的,就是养殖、种植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再将这些东西转化成牧场扩大生产的资本,从而进入滚雪球般的良性循环。

        所以第二个问题,是整座牧场的建设出发点,从底子上就存在方向问题。

        对,就是怪那个一脸褶子的太空旅行团怪老头!

        矿石镇牧场建设的初衷,是胡克老爹为了保证矿石镇的物资生产供应线,作为矿工们失去马德斯山的一条退路。

        可要命的是这家伙本身就是个极端怀疑论者,看谁都信不过。

        在外敌威胁的情况下,他用一种末世灾难生存狂魔的心态,在马德斯山脚下高草丛生的土地里,硬生生开拓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缝合怪——这座牧场一边种植、一边放牧、一边还有生产工作台、水利磨坊的留存痕迹。

        也许是老天看他这么真诚,所以就真的赐给他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在矿石镇繁荣破灭的时间里,胡克老爹就靠着当年的准备,在这座牧场里苟延残喘了几十年,终于见证了小镇宛如火山肆虐后萌发嫩芽的草原,恢复了一丝生机。

        到最后,这个有些畸形的产业,就传到了我的手里。

        从商业头脑上,我愿意将胡克老爹和达特老板,称作破产双骄、经营宝才,矿石镇简直是捡到鬼了!

        不吹不黑,就看同样经营牧场的穆奇老头和莉莉雅夫人,一个用心钻研牛羊牧种的培育,一个长期致力禽类养殖,他们不用花呗也能养活一家人,他们都有美好的未来——我现在,人都快饿死了。

        …………

        这些问题我一开始也没有想清楚,就像一个刚接手公司的二代,脑子里就没想过以后要怎么发展,往往是什么顺眼做什么哪里不顺眼改哪里。

        比如那个代言人王力宏,都干了二十年了也没变,太老了!必须拿掉!换成新人!

        而在边缘世界星球我一手主导了米奇不妙屋贸易区的创立、发展,并进行了远景规划,保证了整个区域的稳定发展辐射范围甚至跨越了里厄戈米荒漠威名传到了内海对岸的大片地区。

        再者我统合被压迫的零散部落,组成了盗版……呸呸锐视联盟把欺压他们多年的大部落们打了个四脚朝天,极大体现出制度的优越性。

        实践出真知啊同志们!

        有了这么多或浑水摸鱼、或火中取栗的经验我才剖析审视了自己之前犯下的过错,准备修正一下路线问题……

        但注意这不是修正主义!

        我这是对过往经验教训的吸取和借鉴!

        …………

        平整农田开垦荒地只是第一步。

        种下当季作物准备收获果实是牧场必须拥有的基本功,在殖民者系统的帮助下,这些植物本就富含魔法成分,什么乱七八糟的问题都不会出现,能够帮助我平稳过渡到秋季的最佳时节。

        我种下的番茄、玉米、菠萝、茄子,都有比较高的经济价值,可惜的是黄瓜已经过季,目前种植下去有点晚,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收获。

        动物养殖方面,我现在已经彻底放弃了。

        形形色色的神奇动物在我这里繁衍,我老是感觉狠不下心来屠宰或者贩卖掉——我又没有在野马身上榨汁、豹子胸口挤奶的能力,干脆就放着吧,就当自己这儿是动物园马戏团什么的吧。

        但是我意外地在河边的一棵树上,发现了一处蜂巢。

        辛勤的蜜蜂在树上不知繁衍了多久,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巢穴,每天飞跃河岸,到对面的密林中采集花粉,壮大着自身的实力。

        看到这些勤劳的小东西,我本人深受鼓舞,连这样的昆虫都在努力,我又有什么资格不去奋斗呢!

        于是我在感动之下……直接把它们的家拆了,装进了一个现场拼装出来的蜂箱中,以后好好为我努力造蜜。

        加油,打工蜂!

        “物品名称:木蜂箱

        物品介绍:这是一个蜜蜂生活繁衍的封闭结构,殖民者可以从中收获蜂蜜。为了提高这种古老农业技术的效率,蜂箱搭载了最新的量子养蜂技术,极大提高了安全性,给您非一般的感觉!”

        量子养蜂?这个系统的制造者是不是被人骗了?我还随缘枪法呢,保证打哪指哪,谁死打谁。

        听懂掌声!

        但这就引出牧场的第三个问题:副产品和手工业。

        按道理,牧场就是大力发展第一手的养殖种植,等着田野上布满了自家的牧群和种植园,就能迎来收获。

        副产品加工属于产业链上的延伸,分出农闲时的精力搞一搞,属于正常情况。

        但是手工业和牧场一样,都是吞噬劳动力的无底洞,两项产业属于性质上存在矛盾的东西,正经牧场谁干这事。

        但在我这里,又不一样了。

        我在副产品上毫无产出,却将手工业搞得有声有色。

        从我的一季度财务报表上看,唯一一次可圈可点的贸易,就是在手工加工点制造出的短弓弦,成功转化成了真金白银的收益。

        而劳动力分配的冲突,对我来说又完全不存在——横竖就我一个人,还能怎么冲突?

        种植业里我只负责洒下种子、等待收获,那么剩余的时间我也不能总是蹲在酒馆里打发时间,活得像个猫冬的俄罗斯人吧?

        因此我要走的道路,就是种植业和手工业并举,双管齐下开拓市场,在本就处于劣势的海外偏僻区域里,杀出一条血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