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身居庙堂君臣再,最是无情帝王家

第(1/2)页



        盛世佳节的到来,让安城百姓暂时从秦云棠逝世的悲痛中走了出来,原本压抑的街道巷口也渐渐有了欢声笑语。

        如今已是新年的第七。

        秦府之中已经有些萧条,许多不愿去靖远道的家仆侍女,秦宗也都给予其工钱,打发回家,不过也有一些孤家寡人,感其恩德,愿意继续追随秦家,哪怕是前去靖远道也在所不惜。

        秦宗想要让秦家归于靖远,但唐家又何尝不是这等想法

        只不过区别在于谁先提出。若是秦宗先提出,唐临便好顺水推舟下旨,不仅能够得到秦宗的“感恩戴德”,而且还会有满朝大臣的称赞。但若是唐临先提出,这怕是会寒了朝中诸饶心,一朝护国公身死不过一月,其子孙却要被皇帝赶出京城,听起来简直可笑

        若是明君自然会想到这点,不过,唐临可不是。

        秦家是忠心耿耿,但那是在先帝眼中的秦家,而如今太安皇朝的主子,是唐临。他不可能把秦家这一祸患留在自己的身旁,不定那他就会死在秦家手中,若是当年那件事被秦宗知晓,区区唐临,还压不住秦宗这头猛虎

        御书房内,唐临暴怒,宰相公孙元鸿死谏,老太师赵忠良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神微眯,似乎是在打盹儿。

        “老太师”

        唐临无奈何地大喊一声,正在打盹儿的太师赵忠良一个激灵,被唐临惊醒,而公孙元鸿站在一旁正憋着笑。

        “唉”年过古稀的老太师长叹一声,道“陛下老臣如今已然年老体弱,这连一会儿都站不住了,以后也无法为陛下分忧,陛下可勿怪老臣,如今,老臣却万望陛下恩允,准许老臣告老还乡,以终年。”

        赵忠良刚刚开口,本来还脸含怒气的唐临不由得诧异,而还憋着笑的宰相爷公孙元鸿也没了冷笑的表情,甚至还有些羡慕的看着眼前这位和他斗了大半生的老头儿,苍老的脸庞上爬满了皱纹,沧桑的眼眸也不再具有精气神,苍颜白发昭然若揭,也是该告老还乡了。

        他已经老了,要告老还乡,那么,自己呢

        公孙元鸿心中五味杂陈,他也想要告老还乡,但他身为当年太安皇朝的国舅爷,可不能这么做,先帝托孤于他,他自然不能看着唐临将太安皇朝送入深渊。

        “老太师你唉”

        唐临也是一声长叹,没想到这位追随唐家几十年的老臣,如今也要告老还乡了吗

        “罢了罢了朕准了”唐临摆摆手,有些无奈,但也有些兴奋。

        “老臣告退”

        老太师赵忠良行下这一生中最后一个大礼,被公孙元鸿扶起来后拍拍公孙元鸿的肩膀,转身离开了御书房,随而离开了安城,回到了他的家乡。

        “陛下”

        “够了此事朕意已决,你无需多言”公孙元鸿本想再劝谏房,佝偻着身躯,仿佛瞬间老了许多。

        护国公府,门前的牌匾已被秦宗取下,显得普通至极。

        秦宗身穿血色蟒袍,腰间配着名刀东倾,正欲出门,但却被迎面而来的老太监伍秋尚拦住了去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