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圣虫西行

第(1/2)页

  赵主父与王后姬姜一起漂浮于云端。在天边有红日东升,其霞光万丈。它们一起观看日出,一切的苦难抛之于九霄云外。云雾渐渐的散开,青山出现在眼下,它们一起落于山巅,悬崖峭壁之上。其崖下是云雾翻滚,时散时聚。红日出于烟雾朦胧之上。在这里有石桌石凳。天之边,远处传来鸟洪亮的鸣叫之声,两位老者乘坐于五彩鸟之上,展开巨大的翅膀,长长的尾如同凤凰,这就是传说之中的太阳神鸟。通红的羽毛又有一种五彩斑斓,向这里飞来,落于崖壁之上。
一个老者坐下道:“小蚁,你来了。”高高的发髻。这位老者就是孔夫子和老聃。赵主父起身行礼道:“夫子、老聃先生。”在这里,赵主父和二位圣人是一般高,不用去仰视,很是奇怪,也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孔夫子笑而言道:“在这里,我们没有高低之分,虫与人均是平等,更是没有等级的划分。”随后它们都坐于石桌之旁。孔夫子与老聃下棋对弈,是如此的惬意。孔夫子捏着一颗棋子,道:“要论天下之局势,只有在这黑白之间,就像是棋盘之上的棋子。”老聃笑而言道:“黑白皆自然之阴阳,如四季有更替,非人力之所为。万物合乎于自然,应运而生,所为一生道,一是无极;一生二,二是阴阳;二生三,三是阴阳相平衡而运化;三生万物,万物即是万事万物。”老聃手中的棋子落在棋盘之上,望向孔夫子道:“孔丘,该你下了。”孔夫子落下棋子道:“心无旁骛,清者自流。若水无形,与万物无争,却润之于万物,此乃水之德。人若与水之静,德行于天下。仁与道是相通的,爱之于万物,皆平等是也。”赵主父坐于旁边倾听他们再次交谈,心之畅然,又望向站于身后的姬姜。此时的姬姜是默默的不作答,只是心领神会。孔夫子望向棋盘道:“是和棋。”转身望向赵主父道:“小蚁,可以说你是成功的,一生之中倡导文王的仁德。身居高位,乃然是克己奉公,这是难得的,你是君子。”挥挥衣袖,道:“天下之共和不远矣。”
云雾散开,有万顷之良田,百姓忙于农作,可以说是丰衣足食,国泰民安。在万顷之良田之外,亭台楼阁林立,一副盛世之画卷打开。百姓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以礼而行,其德行传之于万邦,五湖四海互通有无。在繁华的街道之上有不少的异邦通行,港口停满了商船,满载货物漂洋过海。赵主父欣喜的望向孔夫子道:“夫子,这就是你心心念念的天下大同。”孔夫子乐道:“是啊,这就是天下大同。”
在漆黑而冰冷的沙丘宫之中,赵主父是安然的闭上眼睛。榻前的烛火在风中摇曳,最终熄灭,有一缕青烟上冒。赵主父病逝在沙丘宫,享年七十三岁。此次它走的很是安详,没有任何的痛苦。宦官昌顺推开宫门走进,见赵主父平躺于榻上,已是没有任何的动静。它再也没有唤醒赵主父,将羽毛放于它的口鼻之上,已是没有任何的气息,尸体早已冰凉,目光呆滞的望着赵主父,忙于起身,不慎摔倒,又爬起奔出宫门之外,呼道:“赵主父殡天了,赵主父殡天了。”呼喊的声音是那么的凄厉。
在赵王宫之中,赵王迁突然的坐起在榻上,叫来一个宫女,问道:“是何虫在呼喊?”宫女们都在为此而哭泣。赵王迁急问道:“你说话啊!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个宫女哽咽了半天,道:“主父,主父,殡天了。”赵王迁愣住了,又露出悲伤之色,道:“伯父,伯父。”下榻之后是慌不择路的奔出赵王宫,很是茫然。站于宫门之外的宫女与宦官无不是泣不成声。赵王迁更是留下泪水,道:“我要去沙丘宫,去沙丘宫见伯父最后一面。”
宦官昌顺出沙丘宫,站于邯郸城楼之上,挥着赵主父曾经穿过的衣袍,呼道:“主父,你回来吧!主父,你回来吧。”为赵主父招魂。
赵王迁入沙丘宫,趴在赵主父冰冷的尸体之上,哭的是撕心裂肺,呼道:“伯父,伯父,你快醒醒啊!是迁儿不孝啊!”公子成在旁道:“大王,主父已经去了,你要节哀啊!”赵王迁哭嚷着道:“不,不,我要伯父回来,伯父啊!伯父。”大宦官昌顺拖着疲惫的身体迈进沙丘宫,道:“大王,主父走的很安详,让主父安息吧。”赵王迁扑在昌顺的怀中,此时的赵王迁就像是一个孩子,道:“昌顺,伯父它不要迁儿了。”昌顺抚慰着赵王迁道:“主父是一个贤德的君王,主父是不会责怪你的。”商辅奔进沙丘宫,上前蹲于榻前,眼泪滑下,道:“先生,你受苦了,你到了晚年,弟子没有让你享福,是弟子的罪过,弟子的罪过。”泪水滴在赵主父的脸庞。商辅擦去它脸庞的泪水。文武大臣奔进沙丘宫,跪下哭泣的道:“赵主父啊!你怎么就这么的走了,你这一走,我赵国可怎么办啊?”商辅从赵主父的枕头之下翻出一个书简,道:“这是赵主父的遗诏,昌顺,你来向它们宣读一下吧。”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