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霍尔·莫拉兹日记

第(1/2)页

根据《厄尔贝多斯》一书中的记载,黑洞是一种跨维度的东西,类似于地球上那种喜欢将两片树叶合拢编织成巢穴的动物,黑洞的原理便是这样。

把巢穴的前后两个空间面从中间隔开,又将之连接上,这便是黑洞存在的意义。嗯……像是个快递员?

《厄尔贝多斯》书中预测黑洞是两个宇宙膜的连接口。而根据这本书的记载,并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表明他们验证过,所以这更多是在一种预测吧?我是这么觉得的。

当我进入第二环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一些事——作为伟大光纪元的开创者厄尔贝多斯人,为什么宁肯花费近银河星球1/4的能源去开发新装置,也不愿意进入黑洞的更深层。

MD!黑洞的第二层开始,居然都是巨大到吓得死人的陨石碎片,而其中更多的是一些…行星?你能想象。无数块遥看如细屑,近看大如天的碎片纷乱朝你冲来的那种感觉吗?

躲过去了……

哎。

每次遇到巨大的突发事件,就不得不感慨厄尔贝多斯文明的先进以及自己文明的落后。

第一次,我想将我们所处的文明拔高,乃至超越厄尔贝多斯文明。

这是我和我的导师共同的愿想,同样也成为了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科学事业在广义的发展和进步,必须也必将有着牺牲的伴随。

这浩瀚宇宙中,我们何其渺小,又何其伟大,而这份愿成就伟大的心让我心潮澎湃。

我已做好了随时死亡的准备。

但奇妙的是,如同有双命运的大手推动一般我们成功的跨越了黑洞的第二防线,行星尘埃。

通过奇希洛观测镜我们观测到了约25倍2层防线距离的第七防线的大致模样,再深入……我们也想,但却有心无力了。

在这里我和我的导师能够感知到一种奇异的感觉……整个黑洞,似乎,在跳动?如同我们的心脏一般,它也会伸张,收缩,一种莫名的感觉,这似乎有着规律可循。

在不知道已经过去多少时间里,我与导师士莲娜,相互鼓励、分享仪器获得的内容,勉强撑过,现在想来厄尔贝多斯文明的一切光学仪器在黑洞的大多数时间里能够正常使用,这简直不可思议。

……

为了更好的保护资料,我与导师各自储存了三片记忆核芯。

……

每每想到,想到强大如厄贝多斯文明,有时真不知,我们以后该如何去超越。

……

在跨过黑洞第二层陨石时遇到了大堆麻烦,黑洞内的行星尘埃区并非如木星或者太阳系的环状陨石结构般运行的,它更类似于流星,速度极快。

我和导师几次都是堪堪躲过,不过消耗的能源实在有点多了,在二入三的间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

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反正是有点久,在能量充满以后我们的飞行仪开始继续探索。

当我们正式靠近第三层时才明白,这永远没有我们远处观测到的那么简单。

看似小小的恒星群,但实际上大的吓人。

怎么形容?想象半个银河系直径大小的恒星群高速缭乱的运行着。

为什么说缭乱?我的天哪,你能够想象无数组恒星群时不时碰撞的场景吗?大片的碎块被吸入了,更里层而小的则像是丢铁饼一样甩向第2层。

太难了!我们进入第三层与四层间隙中,整个人都是懵的!

不过虽然安全的进来了,但仍是心有余悸……无数的恒星带着行星向你砸来,各种星球的引力,要将你吸进去,无数的高速,高温环境……这种情况持续到三入四的间隙时,才安全了下来。

我遇到事不断的慨叹命大,不过在完全安全之后,心里除了一点害怕外,也只有两个字能形容我们此时的心境——刺激。

好好的休整了一番,我们开始第四层的冒险。

从第四城店流程开始,我们的道路便正式开始了,如果说前三层还有点惊喜的话,那么第四层便只剩下惊吓了。

混乱的电流层对我们造成了相当大的干扰。尽管内部是全光学结构,外部有暗物质涂抹,但强大的电子流对机体控制的暗物质涂膜的影响依旧很大。

但总体来说也算是有惊无险吧。

我在整个第四层电流层中感官最为深切的地方还是在电流层的漩涡风暴中,在电流层中有一种肉眼可观测的红黄色光晕,这种光晕散发着类似于星云流转时的形状,在黑洞里看到这幅场景让人尤为惊异。

外层红色内层黄,这种奇异的色彩在黑洞之中,是那么美丽,让人痴迷。

……我和导师选择了一个最不明智的选择——朝这片漩涡风暴驶去。

事后我们思考了一会儿,其实我们也不明白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个愚蠢的行为,他的心中冥冥间有一种声音在告诉我们,不去的话会后悔一辈子。

我与导师对视了一眼,心中便有了答案,这项可能导致我们真正死亡的决定,即便到我现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也依旧没有丝毫的后悔,而在其中的冒险,着实让我与导师深感惬意。

我们正在远处看到的漩涡风暴,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种光粒子集合体流,它的运行方式也仅在《厄尔贝多斯》一书中略微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