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277章:忠犬高丽,布局赈灾杀官

第(2/2)页

 “回陛下,这些年,我们过的苦啊!满清他们简直不是人啊,数次无端攻打我国,掳掠我王室。”

  李汪李淏两兄弟,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开始了讲述,满清有多过分,对他们有多凌辱,说的满清都该马上去死一样。

  崇祯乐呵呵的笑着,他和陈烨原本的意思也有这点,以后分化辽东,少不了这群高丽人,给他们根棒子他们就能把满清余孽撵着打。

  “可是,朕听说你们高丽王室,不仅给建奴提供兵马粮草,还运送人力物力,为何如此尽心?

  是觉得朕提不动刀了吗?还是觉得大明就必亡了?朕听说你们高丽王,还肆意处罚那些斥责给满清求和的人。”

  “不是啊!陛下还请听我们解释,下臣等也想过和朝廷传信,可是蛮夷控制关隘要道,我们根本没办法向上国提交信息,有冤也说不出来。

  而且我国国王人已老迈,本就无法掌控朝中大臣,这些都是那些乱臣贼子的主意,我王只是逼不得已啊!”

  “没错没错!陛下,高丽国主战的大臣都死光了,下国百姓莫不对建奴深恶痛绝,可无可奈何啊!

  而且我国也不曾同意建奴征兵,我国领议政,崔鸣吉大人虽然主和,然那都是小国自保的无奈之举。

  他还多次向上国递交信件,极力阻止建奴征兵,赤子之心,天地可鉴哪!”

  李汪抽泣着说道,高丽上下对于投降满清都是屈辱的,从骨子里就看不起满清。

  他提到的崔鸣吉也是一员传奇人物,每次高丽只要有祸事,首先就是想到投降,可是暗中又给辽东传递满清信息,拒绝满清征兵要求,赎回人质。

  后来,因为洪承畴投降,给满清合盘托出,这位表面主和,实际上一直私通明朝满清军事的大臣,被满清处死。

  崇祯被李汪的话带起了回忆,也想起来,洪承畴确实给自己说明,高丽一直在联系他来着。

  这样的人才,要是在明朝……哦,在明朝应该已经被干掉了。

  但是吧,该教育还是得教育,怎么可能儿子推脱几句你就不罚了?

  “投降了就是投降了,难道你们说一句建奴逼你们的,你们就可以脱罪了吗?

  难道有人逼你们对朕出刀,你们也可以心安理得的拔刀不成?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大明皇室尚且定都北京,为大明镇守门户,你们王室国破了只会苟且偷生,与鼠辈何异?

  你们对得起昔年太祖为你们李家赐名之荣吗?你们被倭国侵略时,大明内地天灾不断,大明依然坚持援助你们,你们对得起大明吗?”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下国不比上国,请陛下恕罪!”

  李汪李淏被崇祯的怒喝。吓得眼泪更真诚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崇祯不仅不可怜他们,还开始了责备。

  只是汉文化的圈子里,背主就是该死的行为,而且崇祯说的话更是让他们羞愧至极。

  想想明朝君主的做派,定都北直隶抵御蒙古人,抗倭援高,种种行为在他们背主面前,都是不可饶恕的。

  以至于他们都有些认命了,高丽王室背叛明朝,面临灭顶之灾就是天经地义。

  “唉,念你们国小,在建奴灭顶之灾下也是不易,朕就饶恕你们了,待辽东恢复秩序,你们便带着国书回去吧。

  回去了让高丽王,携带你们高丽主和官员,记得到京师给朕请罪。

  朕要好好训诫他们一番,让他们跪在太祖,神宗墓前,认真忏悔自己背主偷生的无耻行径。”

  “谢陛下恕罪,下臣一定将话带到。

  我王仰慕上国都城已久,能得陛下训诫,那是太祖的荣光显现。

  听闻陛下召见,又犯了如此大错,必负荆请罪,尽快赶到以息上国之怒火。”

  李汪和李淏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是高举轻放,他们就说嘛,爸爸怎么会做出这种打儿子的事情?

  至于让李棕去给明太祖,明神宗请罪这事,更没意见了,甚至还觉得这是好事。

  能给高丽最敬重的两位皇帝祭祀,不是好事是啥?一般人还没那荣耀呢,估计到时候高丽内部还得为这事打起来。

  “还有,朕听闻洪翼汉、尹集、吴达济三位高丽大学士,精忠爱国,心系大明,至死不渝。

  故,朕命你们收敛三位将军遗骸,带回高丽举行葬礼,让他们落叶归根。

  同时追封三位高丽大学士为大明辽东左中右镇守大将军,其家人若有年轻人,可入我大明皇家陆军学院。

  若有遗孀,接至盛京,由大明蜀亲王扶养,偿还建奴王室对他们家人的伤害。

  只要心系大明,为大明忠诚之人,大明不会忘记他们,不会亏待他们!”

  “谢陛下,上国宽宏大量,下臣感激涕零。”

  昭显世子和凤林大君这会感动的不行,他们没想到的是,崇祯仁义至此,三个主战大臣泉下也能安息了。

  等崇祯和他们又说了会话后,这才打发他们离开。

  随后又召见了孙传庭洪承畴过来,与张四知一块听他吩咐。

  “三位爱卿,朕在那边已经和店主熟悉了未来的世界,洪爱卿你负责将皇家陆军和辽东新军暂时统一管理。

  张爱卿,孙爱卿,你们准备一下,交代好你们要做的事情。明日与朕一同前往未来,朕带你们熟悉一下那边。

  洪爱卿,皇家陆军离不开人,朕只能下次再带你去了。”

  “啊?”

  “谢陛下。”

  “臣领旨,陛下且放心。”

  孙传庭和张四知本来一脸懵的被崇祯叫过来,这会听到崇祯的话,显得更懵了。

  张四知脸上狂喜,近乎颤抖的反应过来后,向崇祯致谢。

  洪承畴则是微微有些泛酸,他居然不是第一批,不过想想,能够让他镇守,也是将他当做心腹了,事情总要有人做不是?

  “此为第一件事,还有一件事,朕准备在高丽设立几个卫所,解除高丽王室的军权,你们看如何?”

  “陛下,我大明还未有吞并属国之先例,且太祖曾将高丽设为不征之国,如此做法,恐怕不妥。”

  孙传庭想了想说道,他还以为崇祯想要直接灭了高丽。

  “朕又不是要吞并他们,只是让他们不再被外人侵略,要在此设立卫所,保护他们而已。”

  “……”

  孙传庭和张四知抠了抠脚趾,洪承畴脸上扯动。

  崇祯这话说的如此的义正言辞和不要脸,让他们三个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若是如此,臣等支持陛下。”

  “对对对,高丽国小,就是因为兵力弱小,履犯错误,如今陛下出兵保护,他们应该高兴才是。”

  “嗯,这样就对了,朕准备等从现实回来了再实行这个计划,如今皇家陆军人数还是太少了啊。

  洪爱卿,孙爱卿,你们任重而道远啊。”

  崇祯感叹的说了一句,准备让几人离开,正在值班接收京师电报的蒋德景,拿着一份纸条赶来求见。

  “陛下,昨日有数道奏折,是湖广,河南,两冀,山东积压之奏。

  从四月开始,各地蝗灾爆发,有疫发生,请陛下调拨银钱赈灾。”

  “终于开始了吗?也是,都已经快六月了,各地收不上粮,确实开始了。”

  崇祯喃喃自语的说完,看向蒋德景。

  “立即回电,各省统计受灾影响人数,等待赈济灾民。

  所有常平仓,官仓要确保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拨出足够的粮食。

  按各省受灾程度,缺少粮额银钱,向朕申请赈济,由各府主官,巡抚进行共同监督发放。”

  “臣这就去发。”

  “何伴伴。”

  “皇爷,臣在。”

  “立即给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皇家陆军直隶三团部发电。

  锦衣卫,东厂番役,向各地分散人员暗中调查灾情严重程度,暗中调查赈灾粮银是否发放,贪墨程度。

  各府皇家陆军训练之余,开始计划培养防疫知识,查账识数,以待赈灾抗疫,斩杀贪官。

  大明的官吏们,是时候动一动了。”

  崇祯这单独第二道命令下来,孙传庭等人都微微抖了一下,很显然,不差钱,不差人的崇祯,准备以这次赈灾为由,开始动刀子了。

  “哦,忘了问,几位爱卿,你们吩咐好家里没有?朕之前就已经给你们说过了。”

  “陛下仁厚,臣等已经告诫过家中。”

  齐声的回复,包含的是崇祯现在权势归拢,满满的霸气。

  “那就行,给其他爱卿也说一声,此次赈灾,朕不希望再出现乱子,若是哪里在有人贪墨,逼民为反,朕不会手下留情。”

  将所有事情理顺后,崇祯吩咐几人各自回去交代,这才开始躺上床睡觉。

  第二天清晨,崇祯在内仕的伺候下,穿着一身龙袍礼服,站在行宫的正殿中。

  “两位爱卿来了吗?”

  “回皇爷,张大学士和孙大学士已经在门外等了半个时辰了。”

  “叫他们进来吧。”

  崇祯点点头,看了看表,现在刚好七点,距离巳时还是一个时辰,不过他也不打算再等了。

  『崇祯:店主!朕要来了。』

  没反应

  【系统提示,客户崇祯正在请求穿梭时空。】

  【同意。】【拒绝。】【屏蔽此提示XXX分钟,小时,天,月,年。】【拉黑此客户。】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