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清创缝合术的巨大意义

第(1/2)页

李信自认是个好人,不过也仅仅是一个普通程度的好人而已,距离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至高境界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

        他并不介意把清创术教给别人,让它在军医们的手中发挥更大的用处。至于亲自上阵,随军出征之类的事情呵呵,还是能免就免吧,反正谁爱去谁去。

        道信和尚看着李信,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才道“楚王殿下高义。”

        他道“不怕实话告诉楚王,我刚才之所以强调伤兵营如何凄惨,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想唤起楚王殿下的怜悯之心,希望楚王不要藏私,能把这清创缝合术教给我等。没想到,楚王殿下竟然如此慷慨豁达,竟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还望楚王恕罪。”

        李信挠了挠头。说实话,道信和尚自己不这么坦白的话,他还真没往那方面想。他摆摆手,道“无所谓啦,这种小事怎么样都好。”

        他倒是能理解道信和尚的顾虑。毕竟敝帚自珍而导致技艺失传之类的事情,在华夏漫漫长河一般的历史中实在是有太多例证了。

        程处默有些兴奋,喃喃道“要是伤兵死伤率真的能降到两成,不,不用两成,哪怕只是降到五成,打突厥的时候都是巨大的优势啊”

        更低的伤兵死亡率意味着更小的损耗。打一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来说,如果把两军对垒看成是两个成年人打架,那么伤兵死亡率更低的那一方就相当于天然拥有一个回血增益,在战斗中自然占据优势。而且,更低的伤兵死亡率还能让士卒们更加英勇,不畏死亡,这在无形中也极大地提升了队伍的士气。

        总而言之,小小的清创缝合术能给大唐军队带来的价值,其实远远超出了李信的想象。

        道信和尚点点头,很是赞同程处默的意见。他毕竟也做过一段时间军医,所以对军伍上的事情也比较熟悉。他道“突厥人一向狡猾又反复无常,屡屡在边境兴起战火。待来年秋收之后,想必我大唐与之必有一战。到时候若有楚王的清创缝合术,我大唐必胜”

        陈幼澜和小铃站在边上无人理会。她俩也就乐得默默偷听身旁这些男人们讲话。打仗的事情她们不懂,两人对视一眼之后,同时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解这个清创缝合术真有这么神奇甚至能左右战争的胜负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战争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但归根到底,打仗打仗,打的还是两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很多看似跟战争没有直接关系的小东西,经常最后被证明是足以左右战争胜负的关键。

        李信重生之前,大唐刚刚跟突厥人休战,因为大唐王朝的国已经库告急,再也打不动了。李世民权衡再三,不得不签下了那被他视为耻辱的渭水之盟。于是,突厥退兵。

        退兵之后,突厥铁骑还时常在大唐边境滋扰,劫掠,弄得百姓们敢怒不敢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