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第 102 章

第(1/2)页

纪婵取出勘察箱里的两把新解剖刀,  让罗清送去大厨房蒸两刻钟。

        罗清才出去,  以司老夫人为首的妇人们就到了。

        李氏和范氏扶着司老夫人走到司岂的简易床榻前。

        司老夫人颤声问道:“逾静啊,  好端端的,  怎会发生这样的事?”

        司岂道:“大概因为鲁东的案子,是孙子大意了。”

        李氏眼里还有泪花,司岂刚闭上嘴,她就开了口,  “靖王不是关进宗人府了吗?”

        范氏说道:“想必是其党羽,  我听说冠军侯从西北回来了。”

        冠军侯章尔虞是靖王的岳父。

        司岂道:“冠军侯不会做这样的事,如果所料不差,应该是靖王党羽群龙无首,有人昏头了。”

        “费原抓到两个人,  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的,祖母、大伯母、母亲,你们不必担心。”

        司岂冷静下来后,  在路上仔细想过这个问题。

        靖王早已经失势,即便有些人马,也已是明日黄花,  识时务的早就退却了。

        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的,不是莽夫,就是有人借机生事。

        从西北回京城,  一路顺利也要走一个半月。

        冠军侯在边关驻扎三年,的确应该回京述职了。

        巧合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如果有人会抓住机会,借题发挥,  让泰清帝疑心冠军侯,从而削弱西北的军事力量,绝对不失为一步妙棋。

        毕竟,金乌国觊觎大庆很久了。

        若非有冠军侯勇猛善战,牢牢守住坤山一线,大庆又岂会安稳这么久?

        然而这样的话不能明言,避重就轻是司岂最好的选择。

        妇人们松了口气,纷纷表示抓到人就好,省得大家伙儿终日提心吊胆。

        司老夫人道:“祖母已经派人去请大夫了,你再忍忍,太医一会儿就到。”

        “多谢祖母,孙子能忍。”司岂松了口气,他是真的不希望纪婵亲自动手啊。

        纪婵耸了耸肩,随即上前一步,长揖一礼,“纪二十一见过司老夫人,大太太,二夫人。”

        司老夫人笑着说道:“纪大人受惊了吧。老身担心逾静,一时忘了还有客人,失礼了。”

        大太太也道:“确实如此,瞧瞧瞧瞧,我们的小胖墩儿也吓坏了吧。”她上前两步,心疼地把胖墩儿抱在了怀里。

        她这个举动有意无意地弱化了李氏的冷淡。

        李氏只看了看纪婵,就对司岂院子里的管事妈妈说道:“抬你们三爷进去,躺在院子里成何体统?”

        那管事妈妈道:“回禀二夫人……”

        司岂打断她的话,“祖母先回吧,等孙子的伤处置停当了,立刻派人给祖母报平安。”

        司老夫人黑洞洞的朝堂屋望了一眼,又看看李氏,说道:“那行,祖母回去等着。”

        她心里明白,臀部肉最厚,除了疼,大危险是没有的,她们这些妇人聚在这儿反而不便。

        贵妇们叽叽喳喳地嘱咐一番,走了。

        管事妈妈朝几个小厮招招手,“来来来,抬三爷……”

        司岂再次打断她,“不必,三爷就在院子里。”他朝纪婵笑了笑,“听纪大人的话错不了。”

        纪婵环抱双臂,挑了挑眉——她的话不是圭臬,李氏的吩咐也不算错,不过是双方的原则和底限不同罢了。

        麻沸散熬好了,凉了凉,车夫老刘和司岂一人一碗喝了下去。

        就在二人要昏没昏的时候,太医院的大夫来了。

        来的是一老一少,都是太医院里专门处理箭、剑、刀伤的金镞科大夫。

        老者六十多岁,身体有些瘦弱,手也是抖的。

        年轻人二十岁左右,儒雅清隽,清澈的眼里还闪烁着怯意。

        “司大人。”老大夫在司岂的腿上用力按了按,“有感觉吗?”

        司岂微微摇头,闭上了眼睛。

        “我爹他没感觉了。”胖墩儿眼巴巴地守在司岂的另一边,脆生生地汇报道。

        老大夫和蔼地笑了笑,“小公子不害怕吗?”

        胖墩儿挺了挺胸膛,道:“我看过我娘解剖,才不怕呢。”

        老大夫竖了竖大拇指,对小大夫说道:“那就开始吧。”

        小大夫从木匣里取出一把小刀,递给老大夫,并揭开了盖在司岂身上的床单。

        老大夫“啧啧”两声,刀子往皮肉上探了过去。

        “且慢。”胖墩儿严肃说道,“老爷爷,你的刀消毒了吗?”

        “消毒?”老大夫不明白,一脸茫然。

        小大夫解释道:“小公子,刀上没毒。”

        胖墩儿摇了摇大脑袋,扭头看向纪婵,说道:“娘,幸好有我看着我爹,不然可就麻烦了。”

        纪婵也一直在关注着,即便胖墩儿不阻止,她也会阻止的。

        她有些想笑,又怕伤了老大夫的面子,只好深吸一口气,把笑意憋了回去,替孩子解释道:“前辈,刀上的确没毒,但用这样不经过蒸煮的刀子割肉很容易引起炎症,嗯……”

        她换了个说法,“后期会发烧高热,伤口化脓,最后不治而亡。”

        “哦?”老大夫本来还想温婉地提醒纪婵把孩子带走,却不料听到了这一番话,心中顿有所感,问道,“那蒸煮后就不会化脓了吗?”

        纪婵道:“不一定,但可以最大程度的防范吧。而且,在此之外,还需要洗手,穿干净的衣物、清洁的绷带……”

        她趁机做了个科普。

        老大夫不是顽固派,从善如流,立刻卷起袖子洗了手。

        纪婵把一把蒸煮好的刀递给他。

        他能感觉到刀子很锋利,但这样的制式他用着不大顺手,便先瞧纪婵处置老刘的伤口。

        纪婵没处理过箭伤,但她懂肌肉的走向,且胆大心细,下手麻利,不过三息,老刘肩头的箭镞便被挖了出来。

        再上金疮药,用绷带包扎。

        大小太医还没回过神,纪婵的工作已经结束了。

        老大夫当然听说过纪婵的威名。

        他本以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却没想到,事实是没有最厉害,只有更厉害。

        这一手,别说他已经老了,便是年轻时也不如的。

        “纪大人。”老大夫开了口,“司大人的伤……”

        “娘。”胖墩儿跑过来,抱住纪婵的腿,期盼地看着她。

        “好好好,娘亲自给你爹挖。”纪婵明白他的意思,俯下身子,在胖墩儿额头亲了亲。

        她从老大夫手里接过解剖刀,“晚辈来吧。”她之前的让步不过是不想与李氏发生争执罢了。

        “那老朽可不可以……”老大夫试探着,想要学上一两手。

        纪婵道:“当然。”她把刀丢在一旁还在开着的热水里,用烈酒擦擦三只箭镞周围,解释道,“用烈酒擦拭伤口周围,也有一定的消毒作用。”

        煮好的刀子温度有所降低后,纪婵捏起来,手起刀落,在司岂雪白的某处割下第一刀,手指一压箭镞,第二刀挨着箭镞落下,再一挑,箭镞便出来了。

        “我娘厉害吧。”胖墩儿一眨不眨地盯着纪婵的动作,却也没忘了跟身边的罗清吹嘘一下。

        罗清点点头,他也觉得由纪婵动手更好些。

        不然这两位一个老,一个小,还真是让人担忧呢。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