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 49 章

第(1/2)页

二月二十四,  纪婵讲第二堂课的日子。

        下了马车,  纪婵、小马提着画板和道具轻车熟路地往教室去了。

        快到院门口时,  罗清寻了过来,  隔着十几丈开始喊:“纪大人,这边来,那屋子不够坐,祭酒大人临时换了大屋子,  在这边。”他抬起胳膊往北面划拉了一下。

        小马抱怨道:“这是国子监又不是菜市场,  怎会突然多那许多人,是不是又有人捣乱?”

        纪婵道:“捣乱不一定,好奇是一定的。”

        她是女人,二十出头,  还是个仵作,居然敢在国子监开课教画画,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错觉。

        罗清跑过来,  从纪婵手里接过画具,说道:“纪大人不必担心,我家三爷四爷在,  左大人在,还有董大人、汪大人……总之来了半个大理寺,咱不怕他们。”

        他这等于承认一定会有人捣乱。

        “切,  一群狗眼看人低的东西。”小马低低骂了一句。

        他倒不担心纪婵讲不出东西,只是单纯反感这些自以为是的权贵们。

        女子怎么了,仵作怎么了,  年纪轻轻又怎么了。

        他可以拍着胸脯说,他师父是全天下最博学的女子,整个大庆无人能敌。

        就这么厉害!就这么能耐!

        国子监占地面积广,三人又往前走了两盏茶的功夫才到地方。

        学生没看到,纪婵先瞧见等在外面的几十个小厮。

        他们也瞧见了纪婵,场面登时沸腾了。

        纪婵笑着对小马说道:“让这么小厮聚在一起,也算你师父我有本事了吧。”

        罗清还挺不屑,“他们算什么,祭酒大人、监丞大人,还有好几位名声在外的博士都来了,纪大人可千万不要紧张啊。”

        纪婵道:“不过切磋切磋绘画而已,没什么好紧张的。”

        三人到了院门口,正要进去,司岂和司岑一起出来了。

        司岑热情地打了个招呼,脚下也快了几分,“纪大人好,我叫司岑,你还记得我吧。”

        纪婵拱了拱手,“司大人,司四爷。”

        司岂点点头,薄唇勾起一抹笑意,说道:“人虽多,但也不必紧张。”

        纪婵道:“放心,他们又不会西洋画,我想怎么讲就怎么讲。”

        司岑竖起大拇指,“纪大人好气魄。”

        司岂凉凉地看了他一眼,司岑嘿嘿一笑,躲一边去了。

        “纪先生请,几位老大人来得早,等了一会儿了。”司岂一摆手,示意纪婵先进。

        他给纪婵做足了面子。

        纪婵领情,昂着头,以先生的姿态进了屋。

        罗清和小马抱着画架和道具也跟着进去了。

        司岑做了个怪相,小声道:“三哥,你对前嫂子还挺好的嘛。”

        “她是胖墩儿的娘。”司岂瞪了他一眼。

        司岑撇撇嘴,嘀咕道:“我看不止如此吧。”

        ……

        纪婵是见过世面的人,却还是被屋子的盛景给惊着了。

        这里不是现代的阶梯大教室,面积顶多有十个平方丈左右。

        居然坐了百十号人!

        椅子一排接着一排,腿都伸不开。

        人头攒动,跟下饺子似的。

        这样能画画吗?

        纪婵环视一周,还真有带画板来的,都在墙边立着呢,摆不上。

        绘画绘画,当然以画为主。

        难道看她画不成?

        头疼!

        “不才见过诸位大人。”纪婵团团揖礼,生怕落下了谁。

        祭酒、几位国子监的大人,左言,以及大理寺的同僚们笑着点头还礼。

        “呃……”纪婵本想随便说几句准备好的开场白,可是酝酿了一下后,又觉得在大儒面前不够有文彩,不如不说,便索性破罐子破摔,直接开始讲了。

        “今天给大家讲素描,这是一种基本的绘画形式,它是观察、表现目标形体的明暗关系、质量以及空间感的艺术……”

        她刚开一个头,下面就“轰”的一声议论开了,说话声音不大,但架不住说的人多——现场像飞起了一团苍蝇,“嗡嗡”个不停。

        “质量是什么东西,空间感又是什么,糊弄人的吧。”

        “听不懂。”

        “我也听不懂。”

        “慕名而来,能不能讲点儿大家能听懂的?”

        ……

        “啪啪……”第一排的老人家拍了拍放在前面的画架,这位是国子监祭酒吴凡吴大人,乃当代大儒,在读书人心中极有领袖地位。

        众人消停了一些。

        吴大人和蔼地说道:“纪大人,我大庆与西洋相距甚远,西洋画与我大庆的丹青想来也有极大差异,还请纪大人讲得仔细一些。”

        纪婵当然知道他们可能听不懂,也知道这些眼高于顶的读书人对她这样的愣头青没什么好耐性。

        心里早有准备,此刻也就没什么好尴尬的。

        纪婵笑着说道:“多谢吴大人提醒,在下讲课之前,曾研究丹青一二,对二者之间的差距也有清醒的认知。”

        她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扫而过,“新的知识,需要认真地倾听、理解、记忆、掌握,想要一蹴而就绝非易事。如果想学,烦请大家多些耐心,我虽是仵作,却也知道做为读书人的基本修养。”

        她这话讲得毫不客气,登时羞红了好些个人的脸。

        但这次与上次不同,有祭酒大人在,没人敢大放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