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第一百五十二章 1992-2020 22

第(1/2)页

这一嗓子中气十足,  声若洪钟,震得连乔耳膜一嗡,  心想这和尚唱起经来那还了得,  靠声波都能把鬼震死。

        硬核物理超度!

        此时连乔忽然想到,按照这个副本的设定,佛法对于鬼怪是具有绝对杀伤力的,  那么小苹果身上的诅咒没能解除,  是不是因为他们心不够诚,功力不到位?

        如果换成一个真和尚来念经呢?

        一念至此,  连乔心里有种淡淡的酸楚——算了,小苹果都已经死了,  想这个有什么用。不过这和尚还是得利用起来的,这可是这里唯一的——

        魔法攻击啊!

        ……这和尚到底算个物理还是魔法?他都有些搞不清楚了。

        不管怎么样,  先刷好感度再说。

        连乔抬起头,  朝那和尚爽朗一笑:“兄弟,你也来找活儿干?”

        那和尚闻言回过头来。剑眉星目,神采奕奕。俗话说的好,小平头是检验帅哥的唯一标准,实际上光头对于颜值的要求更高。那可不光是看脸,  还得看头型。

        这和尚的脑袋就长得很好,  圆溜溜的,像个剥皮鸡蛋。

        连乔一看这鸡蛋头就觉得莫名熟悉。但仔细看和尚那脸,却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脑子里像有一团浆糊,硬生生地糊在了答案上面。这感觉很不爽,  就像熬夜背了一整晚的书,第二天进考场了,一看试卷,明明记得自己背到过,却硬是想不起来。

        和尚也上下打量着他。正当连乔以为和尚要跟他认亲的时候,和尚眼睛一亮,握起他的双手满脸期待道:“施主!你有没有钱!贫僧已经快要饿死了!”

        ……这不还是来化缘的吗?!

        连乔感觉被个陌生和尚摸手有点恶心,便一点点地把手往外抽,悻悻道:“不瞒你说,我也是找来工作的……哎等等?”

        他忽然发觉和尚那含情脉脉的眼里,写满了一种熟悉的情感。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连乔终于反应过来:“你也是玩家?!”

        和尚:“嗯哪!”

        连乔瞬间懵了。居然还有流落在外的玩家?怎么可能!

        他正想问和尚是怎么熬过福利院时期的,小吃店老板恰好从厨房里走出来,一边甩着手上的水珠一边问:“谁?是谁要应聘厨师?”

        和尚瞬间把连乔推开,高高举手道:“我我我!老板是我!”

        连乔:“……”说好的老乡之爱呢!

        他踉跄了几下才站定,心想你不仁也别怪我不义了。便一猫腰从和尚身边蹿过去,闪现在老板身前,可怜兮兮地道:“老板,我也是来找活儿干的。我是外地过来打工的,昨天你也看到了,我还有带着个七岁的孩子。我比他更需要这份工作!”

        连乔生来一张娃娃脸,此时为了工作不折手断,戏精上身硬是憋红了眼圈。老板见他年纪轻轻如此可怜,又想起昨天见过的那个粉雕玉琢的孩子,瞬间心软,当场宣布这份工作归他了。

        和尚也不恋战,转身就走。

        没走出几步,突然一拍脑门儿道:“嗨呀,我怎么忘了,我还是个和尚啊!”旋即折返回来,满心期待地问道,“老板,你家有法事要做吗?”

        老板:“……”

        连乔:“……”你们和尚还能这么拉生意的吗?

        这说得简直不是人话,老板当场就冒火了,怒气冲冲地揪着和尚衣领要跟他算账。和尚认错认得倒快,人高马大地对着老板又是鞠躬又是念佛号。好不容易得到了老板的宽恕,和尚离开小吃店,临走前还真诚地留下一句话:

        “以后有需要随时找我啊!”

        气得老板抄起擀面杖就追了出去。

        连乔心想这和尚真是干啥啥不行,拱火第一名。不过和尚的事可以先放一放,眼下最重要的是赚钱。

        忍冬进了学校,中途不准离开,要下午四点半才放学。小吃店就在xx小学对面,除了校门边上那家文具店以外,没有比这里更接近忍冬的地方了。

        连乔心中记挂着忍冬,在担心中熬过了一整天。

        小吃店老板是个好人,给钱爽快,还挺关心他的生活。从和老板的闲聊中他得知,原来xx小学是个不上不下的公立学校,分别设立了实验班、普通班、地段班三种班级。最优秀的师资力量自然是集中在实验班里的,而像忍冬这种根据学区直接分配入学的孩子,如果家长花钱打点,就可以进入普通班,否则就只能在地段班里混日子了。

        因此学校里有个不良风气,就是彼此间存在着鄙视链。实验班看不起普通班,觉得他们都是学渣。普通班看不起地段班,觉得地段班的家长都是无钱无势的外来打工者。而地段班对实验班呈现出鄙视和向往并存的两极分化,一方面觉得他们都是只会学习的书呆子,另一方面又暗自艳羡,觉得他们将来一定能升入重点中学。

        那个年代的教育模式就是这样。虽然嘴上说着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拼成绩,拼教学资源。由此导致学校里不光家长、教师们互相攀比竞争,就连涉世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