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第 163 章

第(1/2)页

此刻此刻的甲板上,  寂静无声。

        皇上和四爷是觉得弘晙阿哥的心气儿已经顺畅了,  可以去用晚膳了;张廷玉大人等一干文臣武将都还在呆愣中,  类似国子监的武学院,皇上——就这么答应了?

        说好的“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那?

        滚滚隆隆的电闪雷鸣,沉闷压抑地在众人的头顶上响起,  楼倒树断……还有一道道闪电劈在众人的眼前,劈得他们的全变成黑炭。

        文臣们不敢相信。

        武将们也不敢相信。

        咳咳,  当然他们的“不敢相信”,  是不一样的。

        一方多么无法接受,一方就是多么的惊喜。

        还有那什么琴棋书画学院,明明都是文人雅趣,读书人有空闲有能力的时候学一学,  这也要正式办学院?

        他们都认为,那什么法兰西的路易国王,  堂堂一国之君扮做芭蕾演员,还什么舞剧中的“大太阳王”就有他来扮演,实在是不成体统。

        不光他自己没有国王的样子,还带坏我们的小四阿哥!

        一时间,  反应过来的众人都要开口。

        皇上和四爷是担心弘晙饿着,张廷玉等人是想要直言进谏。

        可他们都还没开口,就见小四阿哥瞪大眼睛,先开口了。

        “玛法、阿玛,还有一件大事。”

        …………

        小四阿哥,  小祖宗嗷,你还有什么大事?

        这是所有人的想法。

        实在是扛不住了。

        但是小四阿哥·小弘晙,板着胖脸蛋儿,理不直“气”壮,一字一句清晰有力。

        “玛法、阿玛,我们办这些多学院,最缺的是银钱,书本,笔墨纸砚,还有老师。”

        “我们要在大清国办几所学院,专门教导那些将来愿意做老师的读书人,教导他们怎么做一个好老师,那种因材施教,教化无类的好老师。

        弘晙在扬州书院认识的杭世骏,他就说,立志做一名老师,教书育人,但是他考科举非常困难……”

        皇上……

        四爷……

        所有人……

        包括甲板靠近船舱一端的四福晋……

        天了噜,小四阿哥这是要翻天啊。

        好嘛!

        墨家要兴起,他们勉为其难地接受了,技艺现在大放光芒,其他各学科都不敢望其项背。

        商者能赚银子,他们也捏鼻子忍了,大清国现在“百废待兴”,到处都要银子。

        现在小四阿哥叭叭叭一张嘴,武者也有正式学院了,琴棋书画也有独立的学院了,读书人还能干嘛,只负责考科举做官?

        不是!

        弘晙阿哥的大论一出,孔子、孟子、朱子……你们既然都是老师出身,那么儒家人都去做老师吧。

        听听,瞧瞧,弘晙阿哥还给“老师”正名了,即使是蒙学,也不再是私人学院或者私塾的老夫子了,而是正式学院出来的,名正言顺的专业“老师”了。

        张廷玉大人的眼泪哗啦啦就出来了。

        在场的读书人,那都是眼泪哗啦啦。

        就是其他人也都觉得,这……太那啥了,太不好意思了。

        太爽了有没有嗷!

        儒家的读书人,道家的道士,佛家的和尚,都该干嘛干嘛去,治理国家,需要真正有才华的人,有出众能力的人,不是会读书的,所谓“读书人”。

        四爷极力保持镇定,心里却是浪潮汹涌。

        他还没要实行“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儿子就要把天下的读书人——一窝掀了。

        皇上倒是还好。

        皇上知道乖孙孙以前就想要开“工商科举”,以后的官员来源,还是读书人,却是读了百家文化,精通一方面学问的人,比如工部就有专门墨家出身的人担任。

        弘晙阿哥环视一圈儿,看到“张老师”等人的眼泪,也敏锐地察觉到众人的情绪变化。

        但是弘晙阿哥满脸倔强,就是要这么办。

        瞧瞧这个“横眉怒目”的小样儿?皇上和四爷都是小小的无奈。

        皇上慢悠悠地说道:“弘晙的提议很好。”

        “轰隆”一声,天上一道雷电势不可挡地迎头劈下,带着毁天灭地的气势,要把“儒家读书人”都劈成两半儿……

        “要教导学生,首先要有老师。扬州书院的老师们,很好,学子们也很好。

        世人常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范之功,昭于内外’,‘恭德慎行,为世师范’……我们既要大量培养‘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人,不若——就叫师范学院。”

        “咔嚓”“窟窿”的一声声巨响,眼前雷电交加,雷声轰鸣伴随狂风暴雨,儒家读书人俱是眼冒金星,感觉真要“天塌地陷”“山崩地裂”。

        然而弘晙阿哥非常、非常高兴,然而皇上还没说完。

        “老师……诸子百家都要学习,尤其是给蒙童们打基础的老师们……这‘师范学院’的学子们……

        不光四书五经,其他各学科都要学习。当然,高等教学里面,可以专精一个科目……师范学院也要分两三个等级?”

        皇上边说边琢磨着,这个“师范学院”的学子们,也要根据后面做老师的不同,分为蒙童老师和高等老师……就听四爷说道:“儿臣认为有道理。”

        “蒙童阶段虽然学业不深,但打基础要牢靠,为人师者责任重大。”

        四爷的语气也是不急不缓,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张廷玉大人好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快速说道:“臣有奏。师范学院主要分为三部分。”

        “培养蒙童阶段的老师,这个阶段功课简单,但需要老师有亲切耐心,各科全通。

        大量培养普通人才的老师,这个阶段看似不重要,但是朝廷选拔人才主要就从这里。

        培养顶尖学子的各科大家……”

        其他的读书人反应过来,一起眼泪花花地看向张廷玉大人。

        虽然是拉着其他科目一起下水了,可怎么都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张廷玉大人……板着脸,一副“大公无私”的模样。

        当然不对劲儿,可你们有更好的法子?

        武将们……极力克制自己不笑出来。

        好吧,也不能对儒家人逼得太紧。毕竟……那啥儒家这千百年来,既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

        皇上和四爷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对视一眼,努力绷住不让自己笑出来。

        唯有小四阿哥,看看他玛法,看看他阿玛,看看他的“张老师”……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其中的“暗潮汹涌”,懵懵懂懂地好奇。

        皇上看一眼安静等待的四儿媳妇,担心乖孙孙要饿了,清清嗓子,从善如流地说道:“衡臣的提议非常好,暂时分成三部分。”

        “此事重大。事关大清国的未来,事关各家学科。你们这两天有空都写一个章程来,我们集思广益,看怎么操办为最好。”

        “臣等遵旨。”

        …………

        这三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

        事关船上每一个人的“未来”,每一个人的家里人,晚辈们的未来,自然是好好思考。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