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第 68 章

第(1/2)页

眼巴巴的小样儿,  还真的想家了?亲玛法答应一声,  问道:“弘晙想家了?”

        “弘晙想啊。”弘晙扬起胖脸蛋儿看向玛法,  掰着手指头一个个数,“弘晙想玛麽,想弟弟妹妹,想家里的人,  还有小芦花、小哈巴、小鹦鹉……”

        小芦花、小哈巴、小鹦鹉……?

        皇上挺乐呵,“我们弘晙阿哥想得还挺多。”

        “那我们明天就准备回去?今儿还要不要去‘微服私访’?”

        “要去。”弘晙阿哥答应的特别麻利,  大眼睛忽闪,  “玛法,我们按照计划回去,现在就去‘微服私访’啊。”

        亲玛法忍住笑,“好,  我们换衣服就去。”

        快要离开木兰的这几天,皇上领着乖孙孙一直是“微服私访”,  也就是吃喝玩乐。各民族交汇的地方,不一样的北方风情,带给弘晙阿哥完全不同于探寻四九城的好奇心。

        “玛法,那个人弹奏的‘草劈力’,  好像在哭。”

        “嗯,估计是有伤心事儿。”

        “玛法,刚刚那个变魔术人耍的把式,弘晙知道。”

        “知道就好,不要说出来。”

        “玛法,  刚刚那位小姐姐漂亮啊,和四九城的小姐姐不一样。”

        “一方水土一方人。朝鲜人的气质,和四九城人的气质当然不一样。”

        …………

        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深秋午后的阳光正好,小风飒爽。弘晙阿哥和玛法逛街,他问一句,亲玛法回答一句。

        就见弘晙阿哥吃完了手里最后一颗糖葫芦,小鼻子翕动,“玛法,前面那家的打糕更香。”

        亲玛法立即说道:“好,我们去买。”

        这家的打糕确实是更香,排队的人也多。

        糯米淘洗干净,浸泡,黄豆炒熟磨咸细面备用。将糯米煮成饭盛于木槽内,用木榔头蘸水捣之使成泥状,倒于事先备好的石板上,再以木榔头蘸水将其捶打成面饼。边打,边以人从旁拨之,使其厚薄均匀……

        糯软粘柔,芳香浓郁。且因为用木槌打制而成,糕韧劲道,裹以黄豆粉,喜甜食的,可蘸上白糖或蜂蜜等,喜咸的,可佐上盐,清香满口,吃起来筋道,味香,别有风味。

        而且店家心灵手巧,不光有豆沙、芝麻、山楂、菠萝、花生、草莓等口味备选,还给它做成各种花草日月的形状,可人得很,尤其是加入南瓜或者是蒿子秆后,变成鲜艳的黄色或绿色,很招小娃娃比如弘晙阿哥的喜欢。

        奈何排队的人太多。

        侍卫张五哥给排队,祖孙两个继续逛街。弘晙阿哥回味打糕的味道,深深地呼吸一口打糕的香气,五感出众、眼明心亮的他,一转眼又看到好东西。

        “玛法,大刀,弘晙喜欢。”

        皇上转头,一眼看见左侧有个摊位上的“锐刀”,拿起来上手一试,嗯,确实不错。

        这个时候的朝鲜刀,也就是“锐刀”,对比传统式样有了大变化。它大量吸收明朝和日本刀剑的特色,类似于日本太刀需要双手握持,但是佩刀方式与大清士兵的类似,都是将刀、剑柄朝后,拔刀时为反手拔刀,避免骑兵的动作过大而伤及身下的马匹。

        摊铺的主人,一位朝鲜族的老人家,最显著的特征是他只有一只胳膊。

        他一看这对祖孙的模样,就知道这是不需要他多说的客人,只是对可爱的小娃娃露出一个友善的笑容。

        满是沟壑的脸,干瘪黝黑,其实有些吓人。但是弘晙阿哥喜欢,也对摊主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灿烂耀眼,开心快乐。

        摊主乐得哈哈笑,对“胆大”的小娃娃露出缺了两颗门牙的大笑容,乐观开怀、慈祥亲切。

        皇上看一眼摊主,笑笑。摸摸乖孙孙的小光脑门,掏出一张银票付钱。摊主接过来一愣,正要说太多了,就见后面有侍卫跟上来拿起那把刀,那对祖孙已经走开了。

        小胖娃娃在他祖父身边转身,又对他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调皮、可爱。

        …………

        皇上牵着乖孙孙的手继续逛,小小的好奇,问道:“弘晙喜欢那位老人家?”

        “喜欢。”

        弘晙阿哥觉得,那位老人家的身上有一种很亲切的“杀气”,让他心生好感。

        “有和玛法、大伯一样的感觉。”

        皇上轻轻笑笑,那个人,估计是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

        “弘晙阿哥知道,大清,或者以前的大金,和李家朝鲜的两次战争吗?”

        弘晙阿哥想说知道,可他听玛法的语气,好像不是书本上写的那样。

        难道又有不可言说的“故事”?弘晙阿哥非常好奇。

        皇上叹口气,觉得他还是要和乖孙孙好好讲讲李家朝鲜。

        “李家朝鲜,居于朝鲜半岛。因为其北部陆地接壤东北之地,南部海上靠近日本,所以它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且它虽然深受中原文化影响,但也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无法和任何一方彻底融合。”

        唐高宗之前的高句丽,一千八百年前建国,国土包括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其子民主要是濊貊和扶余人,后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

        极盛时疆域,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汉江流域;西北跨过辽水;北部到辉发河、第二松花江流域。被唐高宗灭了后成立大唐属国百济,国土大大缩小,再后来建立的后高句丽,世人称为高丽。

        高丽历经三十四代君主,共五百年,对外先后向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明朝等政权称臣,也曾与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爆发战争“被迫称臣”。混乱的局面一直到四百年前,李成桂废黜恭让王自立,建立朝鲜王朝。

        皇上说完朝鲜的历史和文化,重点讲了李家朝鲜和前朝的关系。

        “朝鲜人虽然信奉佛家,但是其两班大臣都崇尚程朱理学,深慕大明文化,以北方小领袖、小华夏自称,而且因为他们和女真、蒙古等民族争夺地盘常年战争不断……后来前朝出兵帮助朝鲜人打败了进犯的日本人丰臣秀吉……”

        “朝鲜人一直感激前朝。当年太宗皇帝称帝后,朝鲜拒不承认,在太宗皇帝和前朝的战争中出兵帮助前朝。太宗皇帝两次出兵攻打,用兵力迫使他们对大清称臣……”

        弘晙阿哥……一脸“原来如此”地看向玛法。

        聪明的弘晙阿哥虽然考试不好,不喜欢读书,但他已经大体明白,自己学习的书本上的内容“应该”的样子……而这确实不好写在书本上……

        皇上瞧着乖孙孙的眼神儿一哽。

        表情变得严厉,很是感叹地说道:“如今这一代李家朝鲜的继承人,看似性情软弱,实则深谙权谋平衡之处。朝鲜内部党政加剧,但都一样的思念前朝……这些年,李家朝鲜的北人派一直在帮助‘反清复明’分子……”

        玛法的语气里有怒气,还有莫名的,说不清的感触,说完后就陷入自己的思绪中。

        弘晙阿哥听明白了,也看明白了。

        对于朝鲜人来说,一方面是友好同荣,还在危难之时出兵相助的大明;一方面是老邻居,世代的“冤家对头”,几次都打的自己差点亡国灭族。

        如今朝鲜人对大清表面称臣,其实是敢怒不敢言,内心里都怀念前朝。

        而玛法,作为当今的上邦皇帝,被这段历史和爱新觉罗家的发家史所困,被朝鲜人的心态影响,对朝鲜人的态度就……就非常“别扭”。

        每年给朝鲜使节的回礼特别丰厚,丰厚的其他人都觉得大清国是“冤大头”。但,但凡有事的时候态度也特别严厉,让朝鲜人更是不平。然后朝鲜人就越思念前朝的好处和自在相处,然后双方关系就是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