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 17 章

第(1/2)页

中午皇上在雍亲王府和弘一起午休,午休起来后祖孙两个一起用晚膳,下午皇上要去咸安宫看望二阿哥胤i,四爷怕皇上伤心过度,还是陪着。

        “老师们好是好,可别把我们的小弘教导成书呆子。还是让弘在中秋节后进宫住住。”

        这是皇上出来雍亲王府时说的原话,他认为还是有他亲自教导弘最好,最放心。

        四爷……我该说什么?

        好在他的目的只是想要提高儿子对书法的重视,现在儿子已经对书法感兴趣,他也不想拘束着儿子天天待在府里。

        晚上的时候弘被告知中秋节进宫过节的消息,开心;得知阿玛没有反对自己节后住到宫里的事儿,更开心;抄书的时候有了一种不一样的体悟,还是开心。

        弘阿哥开心,整个府上都开心。

        年侧福晋有孕在养胎,李侧福晋领着人做月饼,其余的格格侍妾们要么养娃娃,要么帮忙打个下手。

        四福晋忙乎着安排其他事儿,准备节日的来往礼仪等等。四爷忙着外头的事儿,晚上回来府里面对府里的气氛变化心里头欢喜,摸摸儿子的小脑袋以示奖励。

        “……至于书法中其中应该遵守的规则、法度、标准、模式……先人有言,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在阿玛看来,这只是一般文人书写毛笔字时候的追求。”

        “器范自然,标准无假;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弘作为执笔人,书写标准,可有想要自己制定衡量事物的准则?”

        “想。”弘回答的毫不思索,想起老师们这几天的教导,小系统念叨了他两天的事儿,又接了两句,“弘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写大字。”

        “写出弘的风格的书法。”

        四爷发愣,随即摸摸儿子的小脑袋,声音鼓励,“弘想,阿玛相信弘可以做到。”

        弘大眼睛一眯,小奶音清脆响亮,“谢谢阿玛,弘一定做到。”

        “阿玛安。”

        “弘安。”

        四爷给儿子盖好小被子出来,仰望夜空中的月朗星稀,深呼吸一口,踏着月色来到正院。

        “前几天提起的做海运的事儿……进展如何?”

        四福晋惊喜,“爷答应了?”

        四爷板着脸不吱声。

        四福晋温柔地笑,给他除去外衣放好,平时只见温润的眼睛里好像有光芒闪动,“我们就赚一点洋人的银子,不算‘与民争利’,爷可以和皇上先报备一声也行。”

        四爷“嗯”一声躺好。

        夫妻两个一夜无话,第二天又是各自忙碌的一天,第三天,八月十五中秋大节日来临。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各条街道上各个彩棚喧闹,月饼、兔儿爷独领风骚,小货郎、文人墨客、小老百姓、士绅豪门……用各自的方式过节,整个京城沉浸在欢歌乐舞中好一派丰收盛景。

        玉用白璧,礼神制帛一,色月白,牲用太牢,乐六奏,用光字,舞八佾……

        夜幕降临大清都城,紫禁城的夜空天清云淡,皓月升空。四爷领着大臣们在宫外的月坛祭月,皇上牵着弘的小手,率领嫔妃们在宫里拜祭月神。

        动作虔诚,仪式隆重。沐浴在略带清冷的月光中,每个人都从内心深处感到神清气爽,心澄灵净中发自内心地想念各自的亲人。

        戏台上上演着《丹桂飘香、霓裳献舞》、《群仙庆贺》等等节令曲目,秋海棠、玉簪花、菊花……香气扑鼻沁人肺腑,西瓜、甜藕、大石榴等鲜果子琳琅满目,月饼、螃蟹、菊花酒等美食美酒一一端上来……

        赏月饮酒。

        往年的中秋节时候因为皇上大多巡行塞外在避暑山庄过,今年难得在紫禁城过,几乎是一家人齐聚。

        分吃完一块大大的吉祥大月饼,众人的目光不由地落到中间桌子上的祖孙两个。

        披着月亮的清辉,皇上和弘阿哥都是一身儿月白色的大礼服,戴绿松石朝珠,腰系龙纹金方版式白玉朝带,同湛蓝色的夜幕,蓝白的月亮同光辉,看的其他人心里头都是和这月饼一样,五味俱全。

        同样被自家阿玛罚了十来天的弘晟阿哥环视一圈儿,将众人的神色收在眼底,笑笑,然后他一眼就看到弘堂弟手边那个半人等高的兔儿爷……。

        兔儿爷都是用胶泥做的,三片小嘴,脸上抹粉加上红色,外面穿上光彩夺目的盔甲,既可爱又有霸气。

        小白虎……精灵调皮,和人类的小娃娃一样,嗯,和弘阿哥要玩耍的时候的表情一样。

        “弘堂弟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