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捐款慰军属

第(1/2)页

赵构皇帝道:“竟有此事”

        “皇上,此事说小了只是一场嫁祸谋财的案件,说大了,那就是非法聚众寻衅殴打医者,扰乱医疗秩序,如果天下的不轨之人都学这白浪,搞这医闹,那医疗行业将苦不堪言,谁还敢用心放心全心给患者看病,以后谁还敢学这治病救人悬壶济世的医术反过来,没有好的医生,没有好的医术发展,最终受苦受害的还是百姓自己”屈平义愤填膺地说。

        “医闹,这个词概括的好。”赵构说,“此事确实不可小视。此人罪不至死,将他收监十年,布告全国,以儆效尤为杜绝此类不良事件再次滋生,着吏部颁发护医护学护政法案,严防有冲击损伤医馆、学馆、衙门的事件发生,若有发生,一经查办,从严处理”

        礼部尚书道:“臣领命”

        屈平说:“皇上英明臣有本奏”

        赵构道:“请奏。”

        屈爱卿凡有所奏,必是经典。

        “皇上能颁发护医护学护政法案,是天下医者、学者和政府官员之幸。臣要奏之事,关乎军队稳定。”屈平说,“我国经多年多场大战,将士死伤甚重,许多家庭破损,没有劳动力,没了顶梁柱。皇上能携天子之势平天下,是国家与百姓之福。”

        赵构点点头,继续听屈平接着说。

        屈平继续说:“前几日,臣在街上遇到一对乞讨的母女,她的丈夫在战场上为国捐躯了,但是死后朝廷却没有抚恤赔偿金,以至于沦落到沿街乞讨,若不是她还有个女儿,说不定都要沦落风尘,才能活下去。战争是胜利了,但是却遗留下数万甚是数十万伤亡将士这个大疮疤需要我们去治疗。他们有些人死了,家人没了依靠,没了收入;他们有些人伤残了,丧失了劳动的能力,家人也因此受饥挨冻;他们侥幸活下来的,却看着战友们死后家属没人照顾,心冷了,手冷了,还怎么挥舞得动保家卫国的武器”

        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辞振聋发聩,许多大臣都黯然的留下了老泪。

        赵构深以为然,说:“屈爱卿的一席话警醒了朕,这确实是朕需要即刻考虑的。后方不稳,家人不保,战士们如何能舍身用命、勇往直地的战斗”

        屈平说:“朝廷应建立军属优待政策,对正在服役的、阵亡的、伤残的战士及其家属,都应该有一系列完善的待遇政策,让百姓知道参军不是往地狱去送命,而是保家卫国,而是锻炼自身男儿气概。将士们的家属有了优待,他们在前方才能放心的冲锋陷阵。”

        “没错。兵部、户部合力统计此事,研究出一套有效可行的方案,要保障将士们从参军到退伍甚至牺牲,都没有后顾之忧,让百姓们感到以参军为荣,那才是真正的强军兴国。”赵构道。

        户部尚书说:“皇上,伤亡将士岂止十万,不说统计的繁琐费力,就是统计出来了,如今国家刚刚经历多年抗战,国库紧张,怕是拿不出这许多抚恤金。”

        屈平说:“我今天将结婚时皇上及各位同僚送的礼金挑来了,能典当的就典当,合并金银一道捐献出来。虽是杯水车薪,但应该能缓解好多户家庭的燃眉之急”

        屈平这样一说,好多大臣纷纷咂舌,屈将军原来唱的是这一出。要自己捐钱出来,好多人肯定心中会有小九九。

        李纲点头道:“屈将军大仁大义,我李纲也不甘落后,臣虽为官多年,积蓄却不多,寥寥不足十万两,愿捐献八万两,再加上用不上的绢绫布匹,一并捐了”

        皇上说:“两位爱卿以身作则,朕深感欣慰。朕及后宫二妃也会捐钱捐资,众位爱卿自己看着办,有钱出钱,有资出资。”

        有位高权重的二位大臣做表率,还有皇上亲自发话,百官们哪还敢有他想,纷纷说自己愿捐多少多少。

        皇上见闹哄哄的,发话道:“各位有捐助的都到殿外由户部登记,朕和几位大臣还有要事商议”

        看着百官们熙熙攘攘地出了殿门,赵构感叹道:“天下兴,百姓苦;天下亡,百姓苦。只有中兴不亡,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啊但这却是个极大地奢求,你在跑,别人也在跑,跑在后面的人,总要吃前面人的灰。”

        李纲说:“只有着眼于当下,活好当下,治理好当下,才是最实际的。”

        屈平说:“应该是着力于当下,放眼于未来,借鉴于过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