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一章

第(2/2)页

        不愧是贤王,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待徐诘喝完杯中酒后,白箴才缓缓说道:“千岁爷让在下转告大人,得失从来两难,桃源芳草,远离庙堂,徐公焉知非福?”

        徐诘幽幽叹道:“这道理老夫何尝不知,可到底意难平呀……”说到这徐诘顿了顿,接着又缓缓道,“当初千岁爷跟老夫讲新政实施不可操之过急,老夫不以为然,时至今日,悔之晚矣……国强民富,要民富才能国强,民安才能国安,老夫当初是钻了牛角尖了,历来去疴除弊,革旧维新,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须徐徐图之才是,老夫着相了。”

        看着这位曾经风光无两的首辅大人,白箴也觉世事无常,只能劝慰道:“真文章自能千古流传,徐公之思利国利民,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徐诘摆摆手,苦笑道:“你别给老夫戴高帽了,这几天老夫也将这些年的施政想了一遍,人心似水,民动如烟,你不安百姓的心,他们说变就变,所以呀百姓才是根本!千岁爷当时跟老夫说应缓而图之,老夫未听,急而求成,方有今日大祸,当时要是听了他的劝,也不至于落得如今的下场!”一失足成千古恨,说什么都晚了。

        官场历来波谲云诡,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

        这便是他的映照。

        听完徐诘的话,白箴未语,他知道任何安慰的话对于此时的徐诘来说都是无用。

        未经他人事,莫言他人是。

        现在已时过境迁,多说无益。

        白箴借着喝酒将话题转开,随后状似随意地说道:“新人进旧人出,朝堂历来如此,现任户部右侍郎王翦年底致仕,贵府长公子在赣州的任职期也快满了吧?”

        这是千岁交代的,徐诘行事虽有些激进,但一心为公,不失为一名好官,帮上一帮也无不可,而且徐家大公子确实是个人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徐诘一愣。

        半晌后,大笑起来。

        是呀!

        是呀!

        这么简单的道理,他怎么没有想到?

        这官场上历来无非进退二字,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呀。

        他退了熙然才能更进一步,这些天果然是魔障了连这也看不明白……

        胸中郁气一扫而空,

        眼中阴霾消散。

        徐诘叹道:“真是惭愧,老夫一把年纪了还看不通透,果真是老了!”

        接着大喝一口,多日愁思一散而尽。

        一人的无光无限,那比得了家族的绵远流长,他已是强弩之末,可熙然还未来可期。

        解开心中之郁,徐诘又恢复了一贯的善谈,和白箴闲聊了一番,问起贤王在连云的情况,不过两人也未长谈,毕竟徐诘还要赶路。

        “白管事,感激的话老夫也不说了,还烦请你跟千岁爷说一声,大恩大德徐某没齿难忘,日后熙然还劳千岁爷多多看顾。”

        白箴躬身,“徐大人放心,您的话在下会如数转达给千岁爷。”

        见此,徐诘终于放下心来。

        贤王千岁,京城世家圈子谁不知道,看似清雅澹泊,谦谦君子,实则性子清冷和谁都走得不近,可却一诺千金,答应的事就会做到。

        得贤王一诺,万金不换。

        如今将熙然交给他看顾,是最安心不过。

        再次上路的徐诘一扫离京时的阴郁,满面笑容,再无愁绪。

        这边徐诘刚走,就有侍卫上前在白箴耳旁耳语一番,听后白箴脸色一变,看着漫漫官道,眼神变得凝重起来。

        四皇子失踪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