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16章

第(1/2)页

第十六章

        叶家院子成了整个大古村最热闹的地方,每日十几人进进出出,早上有读书声,中午有粥米香,工坊有齐心劳作的欢声笑语。

        在这样的气氛下,连带叶阿公和阿婆的忧虑也去了不少——只要叶兰亭不再去镇上,她在村子里怎么折腾两位老人都不反对。

        甚至叶兰亭忙不过来时,叶阿公还会帮着给村民们教教字。

        他的授课比叶兰亭讲的更贴合这个世界,很多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一次叶兰亭见到她爷爷在教一个成语时顺口讲起来源典故,当时他脸上追忆的神情和悲悯的眼神,恍惚让叶兰亭想到了她的大学教授。

        阿公懂得这么多,真的只是一个普通平民么?

        叶兰亭心头不禁升起一丝疑问。

        带着这样的疑问,她进了灶房。

        灶房里炊烟升起,两道身影围在炤台前,一个淘米一个烧火,正是郑姑和阿婆。

        叶兰亭将奶奶从灶膛前扶起来:“奶奶,您到外头休息去吧,我来烧火。”

        奶奶的咳嗽时好时坏,爷爷每天给她煎药,身体却不见好转,叶兰亭不忍让两个老人操劳,就规定蒙学班每天一人值勤,负责打扫卫生和挑水。

        她撩起衣摆坐到灶膛前。

        郑姑道:“叶村长,这些粗活我来就行了,您去忙吧。”

        “忙完了。”叶兰亭往灶膛里架了块柴,拍拍手上的灰:“闲着无事,进来帮帮忙。你每天做这么多人的饭,辛苦了。”

        “这有啥辛苦的,反正是一锅煮下去,多少都一样。”郑姑把淘好的黍米倒进沸腾的水里,“只是我们这么多人天天在您家开伙,要吃不少粮食呢。”

        叶兰亭笑笑,将火钳到放一边:“清粥窝窝头罢了,等以后咱们条件好了,我让大家顿顿有肉吃。”

        郑姑听着叶兰亭笃定自然的语气,点头:“小叶村长这话,我信。”

        “郑姑,你嫁到大古村来多少年头了?”

        “十六年了。”

        叶兰亭来了兴致:“那这么说,你嫁过来的时候我还没出生?”

        郑姑想了想:“我记得那时候你还在襁褓里。”

        叶兰亭又问:“那你见过我爹娘?你对他们可还有印象?”

        郑姑摇头:“没见过,你爹娘不是在你生下来没多久就……,这事恐怕得你爷爷才知道。”

        叶兰亭:“……”

        居然在她生下来就死了……

        她陷入沉思,摸出手机,想从里面的npc介绍里找到点线索,可游戏一开始就是爷爷将村长之位传给她,对她父母没做任何介绍,就连她兄长,也只草草提了一句进山采药摔死了。

        “郑阿姑,饭好了没有?大家伙都饿了!”门外传来刘铁柱的声音。

        “来了来了!别急。”郑姑忙把刚出锅的小米粥舀到一个大盆里,又端了一屉刚出笼的窝窝头到外面堂屋,吆喝着,“排队打饭,乱哄哄的挤什么!”

        叶兰亭也起身走出去,大家见到她,原本围在桌前挤作一堆,瞬间乖乖排成两列站好,各自手里拿个陶土碗,等着郑姑帮他们打饭。

        等打了饭,一个个就端着碗蹲在屋檐下大口吃起来。

        叶兰亭注意到,好几个村民都只吃一个窝窝头,把剩下那个揣进怀里藏起来。

        赵汾更是只喝粥,两个窝窝全被他藏进了袖里。

        叶兰亭走过去:“给你们准备午饭就是为了让你们吃饱有力气干活,窝窝头你怎么都不吃?”

        赵汾身形略高,卷着裤腿坐在屋檐石阶下,听见叶兰亭问话,猛地起身,尴尬堆笑道:“……叶村长你放心,我不吃也有力气干活,保证不会拖累工坊进度。”

        叶兰亭盯着他不说话,赵汾在她的视线里低头,苦笑解释:“家里老母亲患病在床,两个孩子都在长身体,我是想把窝窝头留给他们吃。”

        叶兰亭闻言,视线又在其他几个藏了窝窝头的村民身上扫过,他们估计都是想偷偷带回去给家里孩子吃。

        叶兰亭提一口气,道:“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我知道,但只要你们肯学肯干肯努力,往后我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一个窝窝头算什么,家家户户有肉吃,孩子有学上,成亲有新房住,看病不花钱,那才是我们大古村的目标呢。”

        蹲在檐下的村民都愣了。

        叶村长说的这种生活,怕是京城皇宫的达官贵人才过得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