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气和国民度

第(1/2)页

“大家下午好,我是甘韬,出演影片投名状中的姜午阳一角。”

        投名状上映后的又一次路演,导演陈可星带领李连节、刘德桦、甘韬、徐晶蕾走进大学校园。

        校园,甘韬不陌生,但无论是老家念的小学、中学,走入社会读的已经改名的谢劲艺术学校,又或者海市的戏剧学院,都没有遇到这么执着、认真的学生。

        “我和冯导真没啥过节至于集结号在同心院线的排天少问题,你们得问同心影业,现在的我,只是投名状中一名单纯的演员。”

        自我介绍后,他已经是第三次回答现场大学生提出的冯晓刚、甘韬不合论

        经他再三否认阴谋论,现场大学生纷纷将话题转向李连节、刘德桦、徐晶蕾。

        这三位中,徐晶蕾是大学生心目中的知性美女,一颦一笑都引人注目,李连节和刘德桦则是拥有超高国民度的演员、歌星,无论走到哪从来不缺注目礼和话题。

        而他拥有的仅仅是那虚无缥缈的人气。

        2007年,人们对人气和国民度两个名词不仅没那么关注,更没法清晰解读,但他却知晓,他的人气比起两位巨星的国民度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他凭借苏州河出道,但真正火起来是凭借2004年上映的水月洞天童博一角,可爱看这部魔幻动zuo  ài情剧的无非就是那些十几、二十来岁的孩子,这些半大孩子也就是他人气的来源,年龄段集中在15岁30岁之间。

        但拥有众多脍炙人口作品的李连节、刘德桦不一样,他们出道更早,红的时间也很长,上至99岁老人,下到读小学的孩子都能叫出他们的姓名不敢讲,但处在这个年龄段中的人或多或少听说过两人的姓名,这也就是所谓的国民度。

        在他看来,国民度也就是跨越了年龄层的超高人气。

        想起一周前国内某网站搞出来的2007年亚洲十帅投票活动,他力压内地黄小明、台北王力宏、韩国李昇基等人,以稍逊金城武的票数获得亚军,他不由感叹自己的人气没自己想的那么无坚不摧。

        “但也不至于拖投名状票房的后腿”他偷偷瞄了眼坐在主持人身旁,脸上看似沉稳,实则这几天已经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的陈可星。

        投名状上映已经整整十天,比起上映前几天的首日3000万、次日2550万、第三日2000万、第五天累计票房破亿的超高票房收入,现在的票房涨幅像极了蜗牛的行走速度。

        投名状拍摄经费加上宣传经费、拷贝费等所有费用累计起来已经来到三亿,这三个亿中有那么点边边角角来自于陈可星的全部身家,陈可星急也是应该的,一部三亿投资的电影,要想回本最少也得六亿,少了一分一厘,陈可星的身家就在跟着缩水。

        作为投名状主演之一,甘韬也着急,这是他出道后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制作商业电影,如果影片票房直到最后依旧一蹶不振,他这个三号主演多多少少要被人谴责一番。

        沉默不语的陈可星着急,急的是眼看就收不回的投资和辛苦拍摄的作品没能得到认同;侃侃而谈的李连节着急,毕竟他拿了整整的一个亿票房,刘德桦着急,凡是参演这部影片所有台前幕后的演员都急,却毫无办法。

        丫的集结号太狠了,现在的冯晓刚简直就是华夏内地的神奇导演,国内从来没人看的战争片,在其手上竟然引得无数观众自愿跑进影院。

        瞎七瞎八的琢磨了好一会,被主持人的叫醒后,他懵道“啊,啥事”

        “那位女同学问你择偶观呢”主持人指着台下一位瘦弱,个子不高的女同学提醒他道。

        他“哦”了声后,拿起话筒先是歉意道“不好意思,最近有些累,刚才发呆了。”道完歉,他对台下提问的女孩笑道“没啥特别标准,长得还成,顾家就好”

        “甘老师这话一讲,今天怕是难出我们京影校门”

        “为啥”他好奇问主持人道。

        “我们京城电影学院有长得差的女生吗”

        他笑着恭维了一句,“是,是,京影全是美女”随后自然而然将话筒转给坐在下首的徐晶蕾,在扯乱七八糟的择偶观,他害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