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繁茂的世界(三更)

第(1/2)页

“您这是早就预谋好了?”主系统对泞溪轻松搞定这四只可怕的巨兽而感到惊讶。

        “哈哈,凑巧而已,凑巧而已!”泞溪有点得意。

        “哦,这样啊,我记得推进器似乎极限下潜距离应该是五千公里。”主系统平静的说道。

        “别啊,不是凑巧,不是凑巧。不过说实话用智商对付它们并不困难!”泞溪对于主系统的威胁很无奈。

        “小聪明!”

        “对付这些大脑袋的,只能靠我的小脑袋!”

        随着下潜深度增加,海中的生物很明显繁茂起来,从大量的浮游生物开始到类似地球上的鱼类,甲壳类。

        而且这里出现了发光类型的生物,五彩斑斓,在几尽透明的海水中,显得无比绚丽。

        还有大型的肉食型生物,游弋在深海中。

        到了这里,泞溪才明白为何在波坦亚巨星到了如此的深海中才会出现生命的繁茂。现在这里的深度是海面下四百九十多公里,差不多五百公里了。

        波坦亚巨星海水中所含的物质和地球上的差别很大,海水在温度零下九十五度以上才会冰冻,这里的生物体虽然进化出抵抗严寒的生命体质,但毕竟还会有很的限制。

        从冰层下开始每往下十公里,温度会上升一度。在距离冰层四百公里左右,是波坦亚巨星大部分生命体极限的温度层。

        不同的冰层厚度,在深海中形成洋流,也带来了丰富的浮游生物和食物链之间的转换。

        比如透明的节肢类生物:鳎虾:一种躺着游动的生物,体长十几厘米。虽然叫鳎虾,但是外型和虾没有一点关系。

        蜉虰:带着一对甲壳翅,游动十分迅速,几厘米长,而且尾部有发光体,群体游动起来仿佛深空繁星,十分壮观。

        显示屏中不断的跳动着这些生物的信息,泞溪已经目不暇接了。和地球上的生态链一样,这些成千上万种细小的生物形成了波坦亚巨星海洋的最大的食物供应环。

        让泞溪奇怪的是,按正常逻辑,当底层食物链丰富的时候,会产生大型捕食型生物,而且刚才已经遇到了深海巨兽蟘猼。

        而现在居然很少遇到大型的食肉生物,她又下潜了近五十公里左右,才遇到几条比较温顺的大型生物:毒蝠鯦,体长十几米,外型和普通鱼类差不多,长有薄而宽大的翅鳍,鳍尾中空,藏有神经性毒素,用来捕食。

        “是不是越往下,像蟘猼这样体型的就几乎不存在了?超级强大的海水压力,不得不让它们停留在这个深度的海中生存。”泞溪问道。

        “这不一定,海水压力固然无法避免,但是经过千万年的演化,它们都发展出一套抗压的系统。资料上显示有太多的巨型生物了,或许在最深的海底生存着呢。”主系统说道。

        “要么就是它们并没有分布在所有深海层面,而是在几个相对比较适合它们生存的深度会有踪影。”泞溪现在下潜速度想当快。

        “可能!”

        当深度达到一千公里的时候,泞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