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录:解风波

第(1/2)页

  大理寺,是大宋掌刑狱案件审理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属于三司之一。

  实际上,名动大宋的大理寺委实没有想象中嚣张的气势,从外面看来倒显得非常朴素,飞檐琐窗,沉静地伫立于香樟松木的婆娑碧影中。

  大理寺狱中有一座赫赫有名的亭子,就是当年岳王遗恨之处——风波亭。

  风波亭是一座四角攒尖的重檐亭,黛瓦朱柱,亭上挂着镌刻“风波亭”三个字的匾额。亭前不远是一弯清冽小河,河水蜿蜒,往西南而去,流入碧波浩荡的西湖。

  当年岳王凭着精忠报国的决心,带着气壮山河的岳家军抗击金军,一路所向披靡。在直抵黄龙府之时,却被朝廷用十二道金牌令急招回临安府。

  在班师与丧师的两难抉择中,岳王为保存抗金实力,惟有忍痛班师。

  可是没想到他一进临安府便被诬以“谋反”罪名投入大理寺。

  彼时,朝廷与金军议和。金军统领金兀术书信于秦桧,道“必杀岳飞而后可知”,于是朝廷以“莫须有”之罪名诛杀岳王及其子。

  一代名将终究在悲愤痛苦地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几个大字后惨遭杀戮。

  岁月流转,虽然过继来的孝宗皇帝比较高明,替他皇帝老子挣回点颜面,为岳王平了反,修了坟,立了庙,甚至连岳家孝女银瓶都给树了孝名,可是一切都无可挽回。

  就恰如大宋朝苟安一隅,打走豺狼又来了虎豹一般,最好的机会已经错过,再想力挽狂澜,也是力不能逮。

  大理寺门口的侍卫乌甲肃立,看见远远来一辆华贵马车,顿时脸色一变。

  那马车上的挂幡在在显示这辆马车出自平章府。

  清早刚有平章府的小厮来报案,寺卿大人方领着一干属员领回一具断头女尸外,还无奈得了七日破案的期限,扰得大理寺一干人等正抓耳挠腮,忐忑不安,怎的这会儿又来人了?

  车驾停驻,小厮随扈恭敬掀开碧稠布帘,但见马车上下来一个着钱塘县署皂衣的少年,他后面还跟着一个锦衣华服的小娃与一个婢女打扮的少女。

  这组合让侍卫们一时面面相视,有点不知所措。

  皂衣少年抬手行礼:“烦请通报一下李寺丞,就说在平章府办事的赵重幻有要事求见!”

  一听此言,早有机灵的侍卫一溜烟儿窜进去禀报。

  赵重幻自然知道是这辆招摇的平章府马车的功劳,都不需要开口寒暄纠缠,直接就有人迫不及待去回禀上司了。

  不消片刻,果然就见李寺丞那瘦高的绿色身影亲自匆匆而来。

  “赵小哥!”李寺丞有些惊喜地招呼。

  他们一行人运回断头女尸后,还叫了坐婆将尸身又仔细查验了一番,除却之前发现的,并未有更多进展。

  几个人刚坐下来歇口气,正谈论着赵重幻勘验出来的伤处,却没想说曹操曹操到,就听侍卫来报说赵重幻有要事求见,李寺丞当即面露喜色地冲了出来。

  “李大人!”赵重幻赶忙行礼。

  李寺丞一看旁边还跟着一干人,其中有位锦衣小童,心里不由嘀咕疑惑。

  赵重幻只低低道:“此平章大人金孙,随我不过戏耍,还请妥善招呼!但也不必大张旗鼓,他身体娇弱,恐吓到他!”

  李寺丞闻言一愣,顿时脑门也是一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