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歃血为盟

第(1/2)页

甲寅唱歌,比狼嚎差不多,但他喝高了,唱的无所顾忌,孟音先是抿嘴偷笑,渐渐的那一丝轻笑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肃敬,是眼眶里的泪水。

        阿头部的勾则阿都,激动的碗中酒洒湿了衣服也不知,待到甲寅鬼嚎完,一把抓住甲寅的手臂,急声问道:“甲将军,为何是五十六个民族?”

        “呃……”

        酒后放歌对醒酒还是有些好处的,甲寅打了个酒呃,脑子清醒了不少,扶着阿都坐下,笑道:

        “这个我也不知,但陛下与皇后都天经地义一般的说是五十六个民族,当初定国旗时,陛下有亲手画了一个图案,是一颗大星在中间,然后四颗小一点的星星拱卫着,当时就有提到过五十六个民族的说法,不过我不关心这,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会唱这歌,是因为皇后就我嫂子,我夫人与她在一起的时间比跟我在一起还多……”

        芒布部的德勒祖则抬袖擦擦眼角,涩声道:“连根树开出的并蒂花,唱的多好呐……”

        甲寅实在没料到,自己兴之所至放歌一曲,会起到这么感人的效果,他却不知,这些蛮人,之所以比武后能立马坐下喝酒,便是希望能从这位大秦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嘴里听到对自己有用的消息。

        因为……

        打生打死从来不是他们的愿望,而获得认同,才是大部分蛮人的共同期盼。

        他们这些僰人、青羌、彝人、苗人、濮人、僚人、羿子、倮倮、乌蛮之所以统称为“蛮”,一字定性,便充满了轻视渺视之意。

        他们是边缘人。

        他们向往汉民生活,但不论前唐后蜀,都防着他们。

        而东南的大理,又因为关山的天然阻隔,想亲近也难,而风险也更大。

        所以,不论是从感情上还是理智上,这些石门关以东的蛮人,其实还是倾向于益州的,不论谁做皇帝,只希望能对他们好一点。

        可什么叫做好?

        减税免赋其实不用想太多,因为原本就交的少,那怎样才叫好一点?

        上差来了,别那么趾高气昂,别那么歪嘴贪心。

        游商来了,别那么坑蒙拐骗,别把人口当牲口。

        汉民见了,别再用鼻孔看人,别轻蔑的作践人。

        有这些,就尽够了……

        归根结底,是他们希望被认同。

        所以,这首后世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一般人听了只觉着旋律优美,但对这些蛮人而言,只要听的懂的,无不视为天簌之音。

        因为,唱出了他们内心的愿望和期盼!

        然而,好事多磨,正在大部分蛮族首领心情激荡际,远处的黑暗中响起了兵刃相击声。

        赵磊遇袭。

        却是蒙列部勾则动了贪念,指使族中勇士对赵磊下手,准备把这位“掌握”了天雷神罚钥匙的家伙捉回山去,哪知赵磊警敏,蒙列部偷袭不成,反被他放倒了两名勇士。

        蒙列部的勾则蒙显见事不妙,第一时间跪地请罪。

        甲寅见赵磊没伤着,当下也不好大动干戈,只能严肃斥责后又好言相慰。

        只是好不容易形成的融洽氛围被破坏的干干净净。

        月郎星稀,酒宴结束。

        次日一早,甲寅被赤山推醒,急步匆匆的跑上城头一看,砦下数千蛮人严阵以待。

        德勒、阿都、蒙成等勾则一身盛装,齐步出列,放声高歌,啊啊呜呜的也不知唱什么。

        对蛮情了解的守将余盛激动万分,对甲寅道:“甲将军,他们要与你歃血为盟,效忠大秦!”

        ……

        结盟!

        这对甲寅来说,求之不得,当下大开砦门,大呼小叫的跑出去,一开口,却让德勒等人哭笑不得。

        “你们来的好早,我脸都没洗……”

        四十三部落首领与甲寅歃血为盟,连带着赵磊也获得了人生大丰收。

        蒙显为免灭族之祸,跪求德勒等人援助,德勒与阿都等人正好商量着事,说那位大秦皇帝我们没有见过,但甲将军却值得我们信任,再说,大理国马上就兵出石门关了,我们必须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