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第(1/2)页

“说吧,什么章程。”

        三杯酒下肚,王彦超捡一瓣柚子吃了,却又嫌酸冷,只尝了一口。

        “大帅说什么章程,便是什么章程,我只要城头易帜。”

        “哦,这么好说话?”

        “因为大帅好说话嘛。”

        王彦超笑笑:“少拍马屁,本帅若不让道,你哪怕出了川,心里也不安,可离了兴元,天下之大,却无本帅的容身之处呐。”

        “那要看大帅有什么志向,天大地大,哪里不可以安身立业。”

        “怎么说?”

        秦越先与申先生对饮了一杯,这才笑道:“大帅若有心割据一方,称王称霸,那么益州可借精兵五千,助你南下,江陵府,南昌府,长沙府任选一城,学高保融,最少三五年内可以享受万人之上的荣华。”

        “本帅若有称霸之心,当年岂会容你这猢狲率兵西进?”

        “那我却要问一句了,既无割据之心,大帅又要多大的地盘?”

        “……”

        王彦超愣住了,探手去拿酒杯的手僵在中途。

        自己要多大的地盘?

        这个问题,还真没有认真想过。

        当初先占兴元,是因为此地不仅物阜民丰,还进可攻退可守,乃兵家要地,况且又是新辟的疆土,强兵强权是必须的、节度使大权在握,比起凤翔府的成熟吏治,事事受限,不知道要好多少,所以当初他一进川便赖在了此地。

        这两年也确实肥了不少,手中兵将实打实的六个军满编,外加两千精锐的牙兵。

        兵精粮足,政通人和。

        当初宋九重黄袍加身,他没有起勤王之心,是因为他对现状满意,打生打死再怎么打,日子也不会比现在好到哪里去。

        所以他虽不齿宋九重的为人,但看在丰厚的赏赐面子上,还是捏着鼻子认了。

        秦越来信,他也不感兴趣,道理一样,这年头,跟谁都可以过不去,唯独不能跟自己过不去,所以他打算眼不见为净,任你们相争相杀,老子自袖手旁观。

        然而,宋九重的亲笔私信却又打动了他。

        汉中王,蜀中之地他与韩令坤分而治之,这个诱惑就大了,虽然他知道这个馅饼并不容易吃,但是,真要吃下去的话,可就不是肥一丁半点那么简单。

        但是,自己为什么就心动了呢?

        明明没有王霸之心的,韬光养晦才是自己的行事风格才对呀。

        王彦超皱起了眉头。

        贪、嗔、痴。

        佛家谓之三毒,凡人难戒。

        题外话:四大(地火水风)、三毒(贪嗔痴),本是道家最早提出来的,但梵文佛典里也有类似的思想,释门译者把道家早在汉末就归纳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直接借用了,然后进一步发扬光大,包括六欲或六情(眼耳鼻舌身心),释门进一步提炼,更一字为根,就成了大家都知道的六根清净了。

        释门诞生于印度,但却在中国发扬光大,不是没有原因的,起码如玄藏等传经译者兼容并蓄态度以及丰厚的学识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王彦超的心态就好比一些富豪,明明知道自己的财富几十辈子也吃不完,用不完,但见了财富机会,还是会探出手去,然后累死累活。

        往往事到临头了却又想,老子赚这么多钱做什么?

        人怕出名猪怕壮,养肥了后,面临的就是杀身之祸。

        古往今来,从来一个样,哪怕时间再往后三千年,真理不破。

        打败了秦越又如何,宋九重真的能容下一个执掌东川若大地盘的汉中王?

        可要是易了帜,他秦越又能给什么?

        想到这,王彦超看了看申先生,问秦越:“先不说本帅要什么,先说说你能给什么。”

        秦越笑道:“大帅又错了,不是我能给什么,而是你要什么,勤王救驾,乃臣子的本份,大帅若是义旗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