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谁说女子不如男

第(1/2)页

“本州共有户二十三万一千九十,口七十四万七千九百六十五。”

        “其中益州户十四万二千伍百三十,城内有七万四千九十二户,丁口二十四万二千六百六十五。”

        “这是三年前的数据,另大致测算,城内女人要高出男丁一成三左右,大约有三十二万的样子,仅坊市女郎便有三万多人。”

        “本州女子喜华丽,好高髻,以肤白柔弱为美,不以抛头露面为耻,只以貌美为荣,民间请教养婆婆,比请教书先生还舍得,常十来户便请一位常驻。”

        “故本州请丫环也有别地不同,分良家子与贱户,良家子出身的又以学识、技艺、品貌、仪容、教养区别,分五等,一等丫环月例五千钱。二等丫环月例三千钱。三等丫环月例二千钱。四等丫环月例一千钱。五等丫环月例五百钱。”

        ……

        锦楼。

        这个与江宁那座酒楼名相同的小院,乃是苏子瑜处理商业事务的地方,二楼书房中,灯火通明。

        周容与子瑜并排而坐,周围坐着十数个得力丫环,正听湘儿作调查报告。

        湘儿女儿身,说的含蓄,但益州情况便是这样。

        当下穷人家女儿最好的出路就是当丫环,尤其是到大户人家去当丫环。能学本事,能涨知识,一些在当家主母身边帮着做事的一等丫环放出来后,家门都会被媒人踩破,嫁给家境殷实的小地主之家,过去就是掌家。

        哪怕是被摘了花了的,也依然是香馍馍。

        商人们纳妾也喜欢找大户人家做过丫环的女子,正妻放家里管家,小妾带出去帮着生意场,由于行商之人常年不回家,带身边的都是小妾,所以许多人宁可不要正妻的身份,嫁女时写好字墨,要做带在身边的妾,不做守家的妻。

        而这些从小培养的丫环,品貌、礼仪、举止、规矩都有,进了宅就能做事,所以工钱老贵。说是买,其实也就按月发钱。

        与那些真正破落卖女儿的又有不同。

        至于别的州,更有不少人家把女儿当瘦马养,打小就学琴棋书画,到了十四五岁,便来益州闯荡,路数都差不多,先做清倌人,能红更好,不能红,加内容,拼命赚上两三年,然后再为自己谋出身。

        笑贫不笑倡。

        只因蜀中承平日久,君臣皆好享乐,满城绮靡之音。

        前蜀皇王衍最好私行,往往宿于倡家,事后索笔题字:“王一来云。”女郎获巨赏的同时,身价几何倍增。

        孟昶少私行,但壮举,上元露台观灯时,见舞倡李艳娘有姿色,即召入宫,赐其家钱十万,后又封艳娘为昭容,李艳娘的一飞冲天,把这风气又推进一重。

        苏子瑜来到益州后,第一件事便是安排得力人手展开市场调查,为再开女子坊市作准备,益州的繁华超过了她的想象,但同时,益州的竞争也超过了她的想象。

        仅仿学汴梁的女子坊市就有七座之多。

        “周三,你怎么看,市场潜力很好,但竞争也激烈的很呢。”

        周容圈着秀发,自觉醒过来后,非重要场合便再也不盘发了,居家更是直接披着,见苏子瑜发问,笑道:“干,只管干便是了,要找大场地,最少也如我们这宅子这般大,然后,从头开始做起。”

        “从头做起?”

        “对,我看着那棒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