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内苑赐宴(二)

第(1/2)页

世上最难吃的是什么?

        答案是宴席,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宴无好宴之说。

        哪怕是皇帝赐宴,看似无上荣光,但吃完后,就开始反渗苦味了。

        来赴宴的几位大臣心里都有数,甚至可能会聊到的话题私下都交换过意见,但还是被郭荣跳跃性的思维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皇宫内苑,郭荣与宰执大臣们“酒足饭饱”,开始撤席,换上茶水点心,茶还未喝上三口,便开始了议事。

        “如今西南战事已定,秦凤成阶四州重新纳入版图,打通了西域商路,西蜀不敢再出关一步,这一战收获了重大的战略成果,朕的意思,索性挟此大胜之东风,经略淮南。”

        “圣上,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在座的几位大臣齐齐起身劝谏。

        郭荣摆摆手,示意都坐下,笑道:“命李谷为淮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的诏令早颁下去了,他那边整军备战也都准备了三个多月,此时出兵,有何不可?”

        王溥眼角瞟了眼身侧的张美。

        这位极重仪表的计相额头上都是油汗。

        他虽然善于财计,但毕竟接替李谷担任计相没多久,秋粮也才刚开始入库,更多的则还在途中,而国库里钱、绢则更是少的可怜,兵饷都难发,拿什么去打战?

        “回圣上,实……实在是国库空虚,不敢轻启战端……”

        郭荣摇头道:“左一个国库空虚,右一个国库空虚,这不是朕要听的,朕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张美顾不得脸上汗水直淌,小心的解释道:“粮草或许能支撑一段时间,但无铜铸钱,饷银无法筹集……绢帛更是缺少……”

        “这不是理由。”

        郭荣缓缓的往后一躺,斜倚椅背,“没钱粮,想办法,但攻略淮南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郑仁诲道:“老臣记得当初派李谷去颖州,虽然挂着淮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兼知庐、寿州府事等名头,更多的是威慑,而不是真的征伐。如今我西南战事方歇,老臣以为先与民生息为上。”

        范质等人齐声道:“臣附议。”

        见郭荣抿着嘴不说话,王朴轻咳一声道:“臣赞成出兵,伪唐少马,而淮南之地多平原,正适合马队驰骋,所以兵不需多,有三到五个千人马队过河就够,如此所费不多,又能实施扰敌疲军之计,只要拖动伪唐大军频繁调动,就是胜利。”

        魏仁浦道:“若是如此,扰敌练兵两不误,倒也使得。”

        郭荣摇摇头,轻呡一口香茗,道:“王卿的平边策论是好的,但扰民过甚,铁蹄纵横之下,田地将长期荒芜,朕不忍心淮南之民再受中原之苦。

        朕的意思是艰苦一年,一股作气把整个淮南都拿下,然后再休养一两年,那里便是我大周的第二大粮仓。”

        王朴道:“可若是按步就班,一城一城的打,非十万大军不可,耗时日久,不论是士卒伤亡还是钱粮损耗,都是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如今我大周国力尚疲,实在难以支撑。”

        王溥道:“臣赞同文伯的意见,如今周边各国全都畏我兵锋,只能雌伏,边境安宁。而境内百姓民生安定,正是发展经济的好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