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形势变得越来越有利了

第(2/2)页

不但自己不去听,而且还把常务副县长朱景文拐走了,去忙政府的公务。

        县长王强怎肯受这种侮辱,基本上不去主持中心组的学习,除非你李翰林也肯亲自来中心组学习,他才肯干。他觉得实在很无聊没事儿干,就会以外出考察的名义游玩大好河山,反正你李书记会赚钱,能够出得起,我就不愁把钱花出去。而李翰林呢,不怕王强花钱,只要他不搅局,游遍全中国他也能够出得起。

        随着李翰林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快西河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段日子,李翰林心里敞亮多了,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河西只有一个县令其实照样可以把全县治理得井井有条,现在看来也未尝不可,一个人能够顶几个人用,李翰林不怕他们不卖力,不配合工作,他完全可以把他们当成空架子,顶多再配个县丞与捕头,也就是现在的常务副县长朱景文与县公安局长赵宇。

        那些老板们当了乡镇长之后,热血沸腾的张罗着发工资搞福利,出手阔绰地装点着办公环境,那些昔日里破破烂烂的乡镇政府的大院,现在立刻人丁兴旺起来,这局势现在骤然大变,河西乡镇的这盘死棋,通过李翰林这一招儿彻底给救活了,原先满县城街谈巷议对李翰林的不满,现在渐渐的淡出了大家的业余生活,现在随着老百姓腰包暂时鼓了起来,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开始丰富了起来,老百姓们也在晚上闲暇之时,扭起了大秧歌,跳起了扇子舞。整个河西县城开始变得有了生气起来。

        于是局势对于李翰林来说也越来越有利了,就连阴阳怪气的那些县常委们以及一直躲在背后掌握着河西势力的章勋仁也开始有所收敛了。对于章勋仁来说,机关算尽也未能够挫败李翰林,他像是遭遇到一场措手不及的秋霜。他原以为那些乡镇长们会听他的,他会让王强与朱景文放弃前嫌,结成类似于三国的孙吴联盟,会让李翰林知难而退,夹着尾巴滚出河西县城。没想到,这些见钱眼开的河西人已经学会了见利忘义,容忍了“异地佬”李翰林在河西称王称霸。想一想章勋仁彻底的老实了,以至于他那“脑血栓的病”更加严重了起来。

        至于常务副县长朱景文,更是让李翰林高兴,这个地头蛇恨不得把自己的尾巴剁掉,扔了,服服帖帖的守在那一摊事儿上,一句话也不多问,一件多余的事儿都不参与,一句话也不多问,无论在任何场合,对于县委书记李翰林的话言听计从,对于李翰林的决策从未发出过任何异议。

        李翰林觉得,打基础的难关终于过去了,下一步就该谋发展了。河西县穷就穷在没有主导产业上,今年是种植业,明年是养殖业,后年又是农产品加工业,总是在产业定位上不明确,也不够科学,决策者们也没有一个好的决策,一直是摇摆不定。现在,他要抓住几样大产业,那就是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废旧金属收购。李翰林抓住了现在国家提倡创立节约型社会,他就想到了废旧金属回收这一项目,搞循环经济,还有就是旅游业了。

        李翰林想,给河西找准一个好的定位很重要,那样就会给河西每年带来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财税,这样对于河西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用不上两年,就能够还清白水县那边朋友们友情借给河西县的那三千万了。

        想到这儿,他就把这几件事让老孙起草个大概上了县常委会。在会上,常务副县长朱景文举双手赞成,原来朱景文早就想搞一个项目——废旧金属回收。因为朱景文有个弟弟就是搞废旧金属收购的,他早想给其弟的企业规模搞大一点了。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决议,现在河西建立一个工业园区,朱景文表示自己回去动员其弟弟率先把企业搬到工业园区去,以向李翰林示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翰林就把这个建设县工业园区的项目交由常务副县长朱景文来具体负责。朱景文于是受李翰林的指派就找到自己亲弟弟朱景明,开始做他的思想动员工作。弟弟朱景明刚开始不太同意搬迁自己的废旧金属回收公司。所谓的搬迁其实就是重建,自己原先在城郊附近就近就可以回收再加工,省去了好多运费,降低了不少成本,可现在哥哥要让其重新搬迁厂子,这样一来,就会花去很多钱。就说:“我不同意搬迁,你现在为了自己的仕途,开始变了,变得跟李翰林一条线上的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