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1/2)页

李策之喝了一壶醉仙酿,酒意上头,方才敢站出来。

        一出场,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一双双眼睛盯着他,或惊讶,或疑惑,不知他为何站出来。

        “你想做什么?”

        许庆师眉头微蹙,出言问道。

        李策之依照父亲指点,向许先生拱了拱手:“学生适才见陈安作诗,艳惊四座,倒也生出一些灵感,想与他斗诗。”

        喝了酒,李策之不复往日的老成稳重,姿态也显得疏狂了些。

        和陈安斗诗?

        听到这话,全场哗然。

        先前陈安一首读史,早已让诸多儒生学子心服口服,堪称此诗出后再无诗。

        便是那朱元也也要自叹弗如。

        眼下,李策之不知哪来的勇气,竟敢自告奋勇。

        有监生站出来,准备为皇党争脸面,许庆师没什么喜色,反倒面色微沉。

        向将陈安那首读史压下去,可不是简单事。

        李策之若作出的诗文水平,远远不如陈安,那就不是为皇党争脸面,而是丢人了。

        “你怕是喝醉了,先下去歇息吧。”

        许庆师本就觉得眼下局面难堪了,不想再自找没趣,便劝李策之不要班门弄斧。

        可陈安听到此话,却笑了起来。

        “许先生,既有学子想与我斗诗,为何要拦着呢?”

        陈安主动站出来,邀请道:“这份勇气可嘉,应当给他一次机会。”

        “若他所作诗词,真能胜过我,这诗会文士第一的殊荣也应当让给他才是。

        否则,倒会有人说我陈安嫉贤妒能了。”

        他故作大方的开口鼓励道。

        事实上,越是有人愿意站出来和他斗诗,他越高兴。

        若无绿叶衬托,怎能显出花之国色?

        至于李策之能否在诗词上胜过他,这完全是不需要考虑的事情。

        他这首读史,写于半年前,花了六个月时间打磨校对。

        其间,寻了包括孔墨先生在内的三位文坛大师帮忙润色添彩。

        为的,便是今日在诗会上一鸣惊人,闻名士林。

        这李策之名不见经传,哪可能在诗词上胜过他?

        “说的不错,既是斗诗,愿站出来的学子都该给机会。

        这是学子监生间的交流,许先生不该阻拦。”

        孔墨见状,也在一旁说了一句。

        许庆师只能闭嘴,继续低头饮茶,面色却越发难看了。

        这没有眼力见的学子,怕是要在这场诗会上,将皇党学子的脸面丢尽。

        “那李策之斗诗能赢吗?”

        “我看没戏。”

        “若腹中没有锦绣文章,一腔孤勇站出来也没什么用。”

        皇党学子间,低声讨论不断,具是不看好李策之。

        连朱元都被比了下来,李策之又怎能胜呢?

        同样的,柱国世家那边的学子,以及在场的许多儒生名士,都在低声议论,等待李策之的发挥。

        对于诸多质疑声,饮醉酒的李策之,倒不在意,放开了许多。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入海不复还。”

        踉跄着脚步,他行渡于中庭之间,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瑰丽名篇,缓缓念出。

        第一句出来,掷地有声,让全场所有的学子儒生,乃至两位文坛大家,都精神一振。

        已是觉得诗会再无逆转的许庆师,徒然双目瞪得滚圆,不可置信般的盯着他从未在意过的李策之。

        而他身旁的孔墨,也在第一时间,变了脸色。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