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佳句名篇

第(1/2)页

“小生唐典,来自南青郡天河府,适逢其会,献丑了。”

        在定了功名为题不久,便有学子才思敏捷,想好了诗句,急不可耐的出现表现一番。

        他站出来,诸多目光在这一刹那,都汇聚在唐典身上,让他有些得意。

        陇川府两位文坛大家在此,清流名士也悉数到场。

        若能有一篇博得满堂喝彩的佳句出世,他几日过后,便会声名大噪,士林扬名。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端起酒杯,他来回渡步了好几次,终于缓缓,将此诗句吟诵出来。

        随后,他将杯中酒浆一饮而尽,颇为紧张的望着在座儒士清流,和两位文坛大家,期待他们的点评。

        “许老觉得如何?”

        孔墨并未发表意见,似是因为他出身世家派系,为避嫌让许庆师先点评。

        “诗句尚算工整,但匠气有余,灵气不足。”

        许庆师没有特意贬低或抬高,淡淡道。

        “许老高见,老夫也觉得欠了几分火候。”

        孔墨捏着胡须,脸上带着笑意,勉励这位世家学子:“年纪轻轻,能有这般才思已算不错了,多磨砺几年,日后士林,应有你一席之地。”

        第一位吟诗的唐典听到鼓励,心头大喜,连忙拜谢两位文坛泰斗的点评。

        虽说评价不高,但没有过分贬低,已经极好了。

        等在座的儒士清流们将此诗抄录传颂出去,唐典也将有些薄名,受用不尽了。

        “唐兄既然出来了,那在下也抛砖引玉,算是献丑了。”

        不多时,又一位打好腹稿的学子站出来,举杯吟诵道。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这首诗词的评价也不算高,被点评为过于堆砌辞藻,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由头。

        有了第一个,第二个,后面自告奋勇,吟诗求评的学子们自然是越发多了起来。

        诗会的气氛,也在一首首词赋朗诵之下,逐渐推向高潮。

        半个时辰后,已有近二十位学子,吟诗求评了。

        并未出现惊艳全场的诗词,但数量上,仍是国柱世家一脉的学子占多数。

        这个状况,让许庆师有些不满。

        柱国世家和天子的矛盾日渐加深,诸多世家望族,都在观望局面,看看当朝天子能否逆转乾坤换新天。

        许多老来成精的家族掌权者,没有轻易站队下注任何一边。

        所以声势很重要,若是弱了皇党的声势,怕是坊间流言不会断绝。

        当然,这场诗会,在皇室和柱国世家的角力战场中,只是极细微的一小环,根本影响不了什么大局。

        可许庆师在其位,谋其事,也不愿自己带的这批皇党学子被人压了气焰。

        “朱元,你心中可有腹稿?”

        终于,他第一次把目光放在朱元身上,沉声问道。

        这位寒门学子,他考察了许久,算是本批皇党学子里最满意的一个。

        若朱元能出一篇上佳诗词,眼下局面就能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