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老童生

第(1/2)页

“可怜人?”

        李策之微怔,倒是生出一些好奇来。

        “具体我也不知晓,只晓得此人姓王,是西河村农籍,年轻时双亲尚在,家中也曾阔过一段时间。

        只是后来他家中父母相继离世,为了考秀才,祖产也都被他变卖干净了。

        此人虽然年年不中,仍不罢手,没钱就寻亲戚朋友四处筹借,总之每年童生试考,都能在这儿见到他一回。”

        赵瑞祥语气略有些感慨道。

        屡战屡败,年年落榜,散尽家财也不愿放弃科考,这执念得有多深呐。

        李策之心中想着,不由又多望了这位老童生一眼。

        这老童生独自站在偏僻处,周遭空出一大块地界,没有人愿意与他为伍。

        毕竟这位老童生的确太过邋遢了些,若是靠近,闻见味道也着实有些遭罪。

        王童生本人似乎早习惯了独行,毫不在意。

        他耷拉着眼皮,注意力全然不在吏员所讲的试考规则上,反倒是目光远眺,似乎落在了更远处,无神空洞的目光似乎也因看到了些什么,透着些希冀与向往。

        李策之疑惑的顺着方向望了一眼,才明白老童生所看的,是书院的红砖青瓦,飞檐假山。

        “咕噜咕噜!”

        忽然,王童生肚子响了起来,似乎是饿了。

        他手掌搭在腹间,不由蹲了下来,面色异常的惨白难看。

        “你没事吧?”

        李策之瞧见这一幕,颇为不忍,走上前去,从行囊里取出两个硬馒头和母亲临走前塞入囊里的熟桃。

        王童生抬起头,已是听不到李策之的询问声,只能瞧见他递出的吃食。

        兴许确实是饿急了,他也顾不得说什么客套话,接过馒头和桃子,便狼吞虎咽的迅速吃了起来。

        “呃!”

        馒头吞下后,他将最后一个桃子啃干净,便将桃核丢到一旁,这才感觉因饥饿导致的晕眩感减轻不少。

        “多谢这位兄台的吃食,在下实在是饥肠辘辘,也顾不得斯文,让兄台见笑了。”

        馒头和桃子下肚,王童生方才有了三分饱,也有力气和李策之攀谈客套了。

        “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王童生撸起袖子,朝李策之作揖道。

        “在下李策之,南山村人。”

        “在下王扈,是西河村户籍。”

        两人互通了姓名,王童生又向他拱了拱手,承诺道:“兄台大恩,王某定会铭记在心,等在下中了秀才,考了举人,一定报恩。”

        对王童生而言,能在这时候给他提供几个馒头,免于饿死,已经是大恩大德了。

        “兄台既然能凑足银钱来科考,又怎会连饭都吃不上?”

        李策之微怔,不由疑惑道。

        闻言,王童生略有些不好意思,低声道:“好钢使在刀刃上,拼凑出的银子刚好够我赴县府来赶考,所以只能先饿着了。”

        “待我中了举人,必要吃遍山珍海味,才能弥平这些年所受的苦楚。”

        听到这个解释,李策之感到有些难以理解。

        连饭都吃不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