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十万大奖(23)

第(2/2)页



        一个是围棋有什么样的特征,另一个是为什么围棋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还能这么好地传承下来。

        1、围棋特征

        (1)充满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围棋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矛盾体,比如这个“围”字就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围地,另一个含义是围子。

        这两种含义,一种是防守,一种是进攻,包括了攻守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

        围地很重要,下棋以地盘的多少来计算胜负;围子也很重要,四个子围住一个子就能吃掉它。

        大家看,一个“围”字就这么有意思。

        我从围棋的历史、围棋的现状、围棋本身的性质这几个方面,概括出围棋的六个特征,也都是对立统一的:

        围棋是最古老的又是最年轻的;围棋是最中国的又是最世界的;围棋是最复杂的又是最简单的;围棋是最精确的又是最模糊的;围棋是最文雅的又是最激烈的;围棋是最狭窄的又是最广阔的。

        我讲这六句话有12个“最”字,显得有些绝对,但是不用这12个“最”字,好像就不能说明问题。

        a、围棋是最古老的又是最年轻的

        围棋历史到底有多久,谁也说不清,只知道是非常古老的。

        史书里记载围棋发明于四千多年前尧的时代。

        英国、美国的百科辞典,也都有类似的说法。

        在春秋的时候,围棋已经非常发达了。

        《论语》中有一句话非常有名: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意思是说,整天吃得饱饱的,一点也不肯动脑筋,这样的人可真是无聊啊!

        不是有下棋之类的游戏吗?玩玩这些也好啊。

        孟子也说: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

        孟子认为,一个人不孝敬父母,第一是懒惰不养父母,第二就是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

        表面上看孔孟似乎对围棋的评价不高,但从这些话也能看出,他们肯定都会下围棋,否则他们也不会对围棋这样了解。

        我小时候还学过孟子的另一篇文章《弈秋》:

        弈秋是春秋时候一个围棋国手——“通国之善弈者也”,他教两个孩子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另一个老想着天上要有鸟飞过来,想去打鸟,棋艺就比不过前一个了。

        孟子用围棋比喻一个人要学本事,就一定要用心,这里他就把围棋当作一种本事或者一种艺术来对待了。

        孔子、孟子都多次讲到过围棋,这说明在春秋时代,围棋相当普遍和发达,不然不会用围棋来比喻说明道理。

        所以我可以肯定地说,既然春秋时围棋已很普遍,那它的发明肯定还要早很多。

        围棋是怎么发明的呢?

        这有种种说法,我的理解是肯定跟八卦、周易有关系。

        有人认为,古代的星象图里有成百上千的圈圈点点,那是围棋的前身。

        吴清源先生说,围棋最早是占卜的工具,这个说法也有道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