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人工智能(9)

第(2/2)页

政治经济格局进一步确立,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也达到空前的高度。

        第三次信息革命方兴未艾,还在全球扩散和传播。

        前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生态成本,急剧地扩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空前的全球能源与资源危机、全球生态与环境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多重挑战,由此引发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一系列生产函数发生从自然要素投入为特征,到以绿色要素投入为特征的跃迁,并普及至整个社会。

        21世纪发动和创新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中国第一次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过去200多年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上,我们曾先后失去过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

        在前两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中国都是边缘化者、落伍者,急剧地衰落,由于错失工业革命机会,中国gd占世界总量比重,由1820年的13下降至1950年不足120。

        落后就要挨打,这也是近代中国饱受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

        之后中国在极低发展水平起点下,发动国家工业化,同时进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

        即使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信息革命中,我们也仅仅是侥幸上了末班车,还是个“后来者”,因为对外开放才成为“追赶者”。

        但是中国实现了成功追赶,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ict(信息通信技术)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正在成为领先者。

        进入21世纪,中国第一次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加速信息工业革命的同时,正式发动和创新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

        这是一场全新的绿色工业革命,它的实质和特征,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

        以历史视角观察,用工业化的角度观察,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革命已经来临。

        中国能赶上这一革命的黎明期、发动期,是不易的、也是万幸的。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绿色工业革命的目标首先是实现碳排放的“脱钩”,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促使已有的“黑色”或“褐色”能源“绿化”,即采用能耗更低、更清洁的方式使用化石能源,使单位能耗的污染强度下降;

        二是促使化石能源的使用与经济产出之间“脱钩”,尽量减少化石能源在经济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

        三是促进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的大幅上升,并促进这类能源的利用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在碳排放“脱钩”的基础之上,绿色工业革命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生态资本相关要素的“全面脱钩”,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等等。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