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代人参赛(14)

第(2/2)页

坚决反对国际奥委会搞“两个中国”的阴谋,在得知国际奥委会允许台湾参加这届奥运会时,立即致电国际奥委会表示抗议,并明确表示:

        如果允许台湾参加,新中国将拒绝参加本届奥运会。

        1952年11月17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讨论中国问题,后来统一了意见,即:以政治为理由的抗议,都不予理会。

        有的委员甚至建议中国应像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一样能联合组队。

        结果可想而知,台湾体育组织被邀请参加比赛,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于1956年1月发表声明,强烈抗议国际奥委会分裂中国的做法,并宣布拒绝参加第16届奥运会。

        1956年11月,澳大利亚墨尔本第十六届奥运会。

        鉴于国际奥委会的少数人坚持“两个中国”的政策,中国奥委会于1958年8月19日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故自本届奥运会起,中国中断了对奥运会的参与。

        1960年8月,意大利罗马第十七届奥运会。

        1964年10月,日本东京第十八届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68年10月,墨西哥墨西哥城第十九届奥运会,台北女子选手纪政获80米栏铜牌。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72年8月,德国慕尼黑第二十届奥运会。

        1976年7月,加拿大蒙特利尔第二十一届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权利,并决定台湾以中国台北奥委会的名义参加。

        中国又回到了奥林匹克大家庭中。

        1980年2月,首次参加了第13届冬季奥运会。

        1980年7月,苏联莫斯科第二十二届奥运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本来已在国际奥委会1979年10月的名古屋会议上得以恢复,从本届奥运会开始,中国运动员就可以正式参加奥运会了。

        正式而完整地参加奥运会是中国运动员自建国以来多年的夙愿,但为了维护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的国家利益,他们也服从了中国奥委会于1980年4月24日发布的公告,放弃参加莫斯科奥运会。

        1984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

        中国体育健儿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共获15金牌、8银牌、9铜牌,列金牌榜第四位。

        1988年9月17日韩国汉城奥运会第二十四届奥运会。

        中国这次选派301名选手参加比赛。

        由于苏联、民主德国及东欧等国家都参加了本届奥运会,竞争比上届激烈得多,中国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最终只获得5枚金牌、11枚银牌和12枚铜牌,总分数居第8位。

        2008年8月8日,中国北京第29届奥运会。

        中国终于圆了奥运梦,运动员人数达到580人以上,是中国奥运史上参与项目最全,人数最多的一届。

        在这一届奥运会上,中国健儿获得了51枚金牌之多。

        这说明了中国的能力已经足以举办奥运会这样大型地国际化的体育活动,也体现出了中国竞技水平的提高。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