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北京代课(11)

第(2/2)页

蔡最喜欢这样,千万别让他那么早回家;喝了第一顿马上接第二顿,再有第三顿更好!

        他说起,刚去北京那时,前几天没啥,俩礼拜没回家就熬不住了!

        关键是大兴那地方他俩眼一抹黑,根本哪儿都不认识,想做点坏事都找不到!

        跟前的几个老师还都不熟,没法打听。

        鼓足勇气偷着问老孟,老孟却还一本正经,不搭理他。

        他这么一说,哥几个立时哈哈大笑。

        小何嘲笑他道:“你说的真的假的,那站街的不有的是吗?”

        说着说着,小蔡这货忽然又来了劲,说什么都想出去找找看。

        喝得也差不多了,那子结了账,大家出来。

        李铁如掏出手机一看,惊呼:“哎呦,怎么都快要三点了?”

        只见二仙居旱河桥东西两侧,已经聚集了很多批发蔬菜水果的车辆、摊贩。

        生平第一次看到这一幕,李铁如感到无比震撼。

        早听说这些菜贩子挣钱很多,比他们这些挣死工资的强不少;可哪里想到人家那么吃苦?

        今天请人喝酒是极少的例外,不然他每天晚上都是不到十点必睡觉,早上六点前必醒。

        所以说,老孟竭力鼓动他,利用每周末两天时间去北京教棋挣钱,他一直拿不定主意。

        他很清楚,阿游能做得到的事,换成他可就几乎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阿游去北京教棋,他也不请假。

        他是周五晚上坐夜车去北京,周六日白天上两天课,周日晚上再乘夜车回承德,再继续上班!

        别说常年这样,即使只是试一次,李铁如估计自己也受不了。

        嘻嘻哈哈地出来,大家才发现,外面还下起了小雨,干脆还是各自回家补觉去吧。

        老孟给他出主意,甚至撺掇他,出一笔钱给领导,慢慢的索性就不再上班,请长期病假。

        李铁如也经常听说,这现象并非少见,就是俗称的“吃空饷”。

        吃空(kong)饷,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不做事或违规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等待遇或由单位违规缴纳社会保险费,以及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及失踪、死亡(宣告死亡)人员的家属、遗属或他人直接或间接从单位、财政或社保经办机构违规领取工资、津贴、补贴、补助费、离退休费、退职生活费或养老金等待遇的行为。

        “吃空饷“起源于中国明朝,指从军队中冒领“饷银“的行为。

        “吃空饷“从军队冒领“饷银“延伸到了政府和事业单位了。

        比如一些官宦子弟在某单位有职位,但是从来没去上过班,工资照领。

        另外如一些单位领导,把只有30人的单位的工资总量上报为35人的,多出来的5人的工资就是空饷。

        治理“吃空饷“与“吃空饷“之间的斗争更是有了很长的历史,如《明史·袁崇焕传》所说:“文龙一匹夫,不法至此,以海外易为乱也。其众合老稚四万七千,妄称十万,且民多,兵不能二万,妄设将领千。“

        也就是说,士兵只有四万七,却报十万,多吃了一倍的空饷。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