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九章、鏖战宽城(17)

第(2/2)页

        这绝对是根本不相信穷举法存在的表现。

        很奇妙,打桥牌的人群中,他基本只相信李铁如,肯定地认为,李铁如从来不发呆。

        而剪枝法吗,说得难听点,很多人根本只是没办法深入思考,只好想一想,随便选出一个自认为不错的办法;其他的事情,干脆不考虑就得了。

        论思考的专注度、深入度以及可靠度,综合起来看,李铁如确实还是不错的。

        不能考量敏捷度,这方面他就差远了。

        此处还有一个争议话题,那就是围棋、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三种最高级智力竞技棋类,哪一种才是世界上最高级、最复杂的?

        这里有几种不同看法,可以看一看,谁更有道理。

        1、从数学统计的方法来说,毫无疑问,自然是围棋的变化感觉上多一点。

        但是这只是人们表面的、肤浅的数字感知。

        以中国象棋为例,目前来说象棋开局基本上大体变化已经确定,再开创新的象棋布局体系和定式已无可能,除非有下法的改变和创新,如目前非常流行的象棋街棋,三分运气,七分实力,纵使是最必胜人类。

        中国象棋的魅力在于中残局。

        象棋开局可以通过有限的时间去记住有限的开局变化,但是到了中局、残局,计算的深度和量度呈现几何数量级倍增。

        如今象棋软件的电脑计算力非常强大,有攻势、优劣明显的局面电脑可以做到秒算所有最佳走法,但是到了优劣不明显,或者局势均衡被打破,如一方少子有攻势,一方多子防守的局面,电脑单单凭借单调机械的数字计算是行不通的。

        人类棋手则不同,除了计算力,还有大局观,以实战经验为基础的棋感,还有下棋时临场的心理博弈等,这些都是电脑不具备的能力。

        再说说象棋残棋的变化。围棋是子越下越多,不用把子力下满所有棋盘就可以分出胜负。

        象棋则恰恰相反,交战的双方如果开局,中局没有分出胜负,则要通过残局的较量来分胜负。

        象棋残棋子少,棋盘空旷,可供走棋的选择更多和无法通过直白计算来获取最佳走法,要通过棋手过往经验和棋感,对棋局作出判断,才走下一步棋。

        最后再说说比赛的结果。

        在当今围棋贴目的规则下,围棋基本上盘盘分出胜负。

        而象棋有和棋,或是平分秋色握手言和,或是顽强拼搏劣势守和,因而显得象棋更具人性化,策略化,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指引作用,下棋的韵味更浓,更富有人文色彩。

        综上,围棋是数字变化多,象棋是感官可变性无法估量,不能片面地单说哪一个棋类更有难度,只是侧重点不同,都是启迪人类智慧,拓展人类思维的重要智力游戏项目。

        2、难度排序是: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

        将近20年前,ib开发出深蓝电脑,决定研究一款人工智能棋类软件,向世人展示深蓝的功力。

        跳棋和中国象棋等都因难度不够而没能入选。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