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三章、人猿泰山(5)

第(1/2)页

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

        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探讨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以上是很容易就能查阅到的内容。

        然而,李铁如此时远远没有闲暇关注这些;其实,他很应该稍加了解。

        简单看看就能够更明白搭档李亚峰有什么状况,李亚峰自下而上,五方面需求或多或少都出现了问题。

        这里,不是说李铁如就从未出问题。

        而是强调,比较而言,目前来看,李铁如的问题轻微太多了。

        李亚峰则早已经走火入魔,颇为积重难返;再不采取积极诊疗措施,心理疾病就很难于根治了。

        前面说过,他母亲独自辛辛苦苦把他们姐弟四个拉扯大,同时还必须照顾两位公婆,十几年二十年时间,没有得到丈夫一点帮助!

        也就是说,李亚峰幼年时,生活是很有些困难的。

        后来,母亲年迈,因病没能实现期盼已久的哄上孙子的愿望,郁郁而终。

        与其说是病故,还不如说,根本就是年轻时过于透支,过早油尽灯枯。

        民以食为天,他们家那些年过得一定非常苦。

        一家人(除了父亲)的温饱问题,必然都成了第一大问题。

        当然了,居住在农村也有一个好处,乡里乡亲的,街坊四邻肯定都会对他们孤儿寡母有所照顾。

        但很长时间内,家里面只能依靠一个弱女人支撑,日子不可能不艰苦,毕竟会捉襟见肘。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一个俗语,出自《管子·牧民》。

        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的管仲之口,在《管子·牧民》的原文里是“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的引文中改动了一个字:“则”改成了“而”,就有了为后世津津乐道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现一般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史记·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释义为:粮仓充实就知道礼节;衣食饱暖就懂得荣辱;君王的享用有一定制度,六亲就紧紧依附;礼、义、廉、耻的伦理不大加宣扬,国家就会灭亡。

        颁布政令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