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首访赤峰(33)

第(1/2)页

恶意的批评目的在于羞辱被批评者,当被批评者做得不够好的时候,这样的批评不关心现状尤其不关心被批评者本身是否会因为批评而获得改善。

        他们甚至宁愿现状出现进一步恶化,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攻击的口实。

        这个分野是如此的清晰。

        攻击者无论怎样精心掩饰其恶意,他永远拿不出批评的善意,这是他的软肋。

        而善意可以从意境中读出,用不到看到这个字眼,用不到刻意去表明自己是善意的,这是善意批评的自豪之处。

        ____善意的批评希望被批评者通过听取意见而获得帮助。

        不同意见是丰富被批评者的良药和营养,这个在善意者当中是公认的,所以善意批评是一种帮助性质的批评。

        而帮助是人类的特性之一。

        群居是人类必须的生存状态,没有“别人”,人无以为人,没有帮助,生活无以为继。

        社会越是发达,“帮助”的给予与获得越是不可或缺。

        这个意识每个人都理解,不管你主观上是否察觉,它已经是你的潜意识。

        它也是人类的“类意识”。

        恶意的批评是一种不希望给予被批评者以帮助的批评,更加严重的是他们还会希望因为自己的批评而使得被批评者得不到帮助,或者说得到的是失助。

        或直接了当地说,他们更指望激起对被批评者的仇恨。

        批评是进步的动力。

        当下,我们在交往时,很少听到批评的声音。

        一些人表面一团和气,见鬼说鬼话,见神说神话,就是不说人话。

        如果一个人连批评的声音都听不到,那就很危险了。

        批评和表扬是相对的。

        表扬很重要,批评也不能缺。

        有过小孩的人会知道,小孩的成长需要表扬,也需要批评。

        态度诚恳、实实在在、公正客观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就是批评。

        这种批评对人的成长很有利。

        有些人认为批评别人会招致反感甚至封杀,所以不敢批评。

        大家都这么想,存在问题的人是最危险的。

        因为他看到都是他人口上的赞扬,对自己的缺点没有任何认识和反省,问题越来越大,越积越多,离“崩盘”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有些人容不得别人半点批评,就是指出点事实(只要不合他的意)都不行。

        这种人也很危险,自己手里明明捧着一个恶果,却自认为光芒万丈,结局肯定会被恶果所伤。(实际上李亚峰就是这样的)

        对这种人我们也不敢理会,只能是自己酿大的恶果自己尝了。

        批评别人别事,很可能会说一些尖锐的言论,所谓忠言逆耳吗,也是爱之越深。

        批评越重,往往引起一些人的不满,最严重的批评还被一些愤青说成“汉奸”行为。

        这些愤青不明事理,只会破口大骂。

        他们也分两类,一是头脑简单,阅历不深,只要看到批评马上就火冒三丈,气急败坏。

        这类人随着涉世深入,大部分都会反思自己当初的行为,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