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茶楼缘起(10)

第(2/2)页

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之中,不必要太局限于特定方法。

        我们看到的随便一朵花,其实里面就包含了一个世界;旁边随便一片绿叶,里面就蕴含着天地间的至理。

        春天来了百花开放,秋季到了落叶归根,体悟大自然本身就能令人安然自在,获得无穷智慧。

        迦叶不肯善罢甘休,依旧追问:

        可是人们都有业力在身,各种各样相的认识必然就根深蒂固;这些认识肯定会扰乱人们心的修行,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佛说:人们的业力已经如此,命数就是本身前世就限定了的;各种各样的相的认识,都是由心产生的。

        世间万事万物本质上说,都是主观认识,是虚幻的。

        如果人的心没有任何变动,那么你主观认识中,就没有万事万物的所有产生、发展、变化这些。

        最后这些解释,也是非常难于理解的。

        勉强打比方,就好像人就是一台电脑,存贮了太多资料,以至于甚至到了内存不足,运转不灵的地步了。

        怎么样才能恢复一开始的一点也不卡的状态呢?

        其实最好就是用格式化或者系统重装这两种方法。

        佛祖的意境更高明得多,仿佛就是完全智能化的、全方位的升级。

        不仅仅是简单的忘记恩怨情仇这些感情负担(删除垃圾),而干脆是看破一切,认为一切都是虚幻而没有实质意义的;生命中的所有事情,根本就如同万花筒中的影像一样;人一旦真正能够不动心,那么都等于不存在。

        说句实在话,迦叶是不是真的那么愚钝,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执”确实太难于根除;而普通人根本就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因此,万般烦恼完全无法解脱。

        我执是佛教用语,小乘佛法认为这是痛苦的根源,是轮回的原因。

        我执可以说是无明的同义语,一般以内容分类,为人我执、法我执;以缘起分类,名分别我执、俱生我执。

        “我见”是第六识所起的认知,而我执是第七识所起,所以“我见”不是“我执”。

        “我见”证得初果须陀洹后即可破除,而细微的“我执”则须成就佛果后才可彻底断除。

        我执可以说是无明的同义语,一般以内容分类,为人我执、法我执;以缘起分类,名分别我执、俱生我执。

        佛教中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缺点。

        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放不下自己,心中梗着非常大、非常粗、非常重的「我」,执着自己的想法、做法、人格等,提不起自己和他人的义务与责任,自我意识太强而缺乏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或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等等。

        消除我执是佛教徒的一个修炼目标,认为没有我执就可以将潜在的智慧显现出来,成为有大智慧的人,即为‘佛’。

        按照这样的说法,其实佛教本是无神论的。

        粗浅地看待,其最高目标也还是“人”——大彻大悟的、具有大智慧的人。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