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省升段赛(8)

第(2/2)页

研究,就询问他,今年咱们中国会怎么样?

        李铁如回答他,估计肯定追不上美国,应该也难以超过俄罗斯;但是赢德国而取得第三位置,问题不大;大概以后才能再琢磨前面的位置。

        老孟很奇怪,中国如今都那么厉害了吗?

        李铁如笑道,随便算算就知道了。

        乒乓球、羽毛球加起来,粗略算六金;跳水也算六金;射击、体操加起来算六金;男女举重加起来算六金,这就是二十四枚金牌以上了。

        还有什么柔道、击剑、女排什么的,总之绝不会依旧停留在十几枚金牌的原来数目上。

        李铁如遗憾地说,可惜咱们的田径、游泳两大项都太弱了,而美国、俄罗斯这两项都非常强;所以,暂时我们,最多也只能获得奖牌榜第三了。

        与李铁如一样关注比赛的,还有柴哥;他看体育比赛,比李铁如还要多,尤其是特别关心中国运动员们能不能取得优异成绩。

        很多人都是在八一年,女排参加世界杯赛,首次夺冠那次,开始看体育比赛的。

        在那之前,中国人通常是只看乒乓球比赛;后来,渐渐地也看看羽毛球比赛;再之后,凡是有中国运动员参加的比赛,都会看一看了。

        中国人看到体育事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迁过程。

        首当其冲的是对待体育明星:从民族英雄到平民偶像。

        1953年,游泳选手吴传玉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获得男子100米仰泳冠军,为新中国在国际体坛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他与后来打破男子蛙泳世界纪录的穆祥雄、打破举重世界纪录的陈镜开、获得乒乓球世界冠军的容国团等运动员成为万众崇拜的民族英雄。

        自从体操王子李宁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一炮走红后,郎平、邓亚萍、伏明霞、李小双、田亮、刘翔、郭晶晶等奥运明星被年轻人所追捧。

        当中国足球和篮球进入职业化后,范志毅、郝海东、孙继海、姚明、易建联易建联qq秀等明星成为广告宠儿。

        在几十年历史的进程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人们对于这些明星运动员的态度,从过去的狂热逐渐回复到了理性与平和。

        客观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非常需要用成功的案例,包括国际赛场的胜利,来振奋民心、鼓舞士气。金牌,能够让人们获得强烈的自豪感。

        于是,成功者广受崇拜甚至被视为民族英雄,而走向极端的另外一面,是失败者黯然而归,少数人甚至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李宁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比赛中掉下器械,回国后饱受责骂。

        另一位三破世界纪录的跳高王子朱建华,由于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仅获铜牌,回国后也受到了“非同寻常”的待遇。

        当年的朱建华早早结束了运动生涯。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