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省升段赛(3)

第(2/2)页

是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来。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足球在经历职业化改革后,非但没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反而加速下滑,1997年在竞争法兰西世界杯参赛资格的角逐中,中国队十强赛中再次败下阵。

        这之后,在体育总局召开的一次媒体通气会上,有关负责人正式把中国足球定位为“亚洲二流”。

        这消息传出,国内一片哗然,犹如伤害了中国球迷的自尊,以至很多球迷发誓再也不看中国足球。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现在看来,当时体育总局给中国足球的定位还真是准确的。

        那一天起,中国足球历史上竖起了一块耻辱性标志牌:亚洲二流。

        其实,中国男足在七八十年代,本来属于亚洲一流水平的。

        七八十年代,中国男足在亚洲赛场上经常能取得前四名的较好成绩。

        但近些年来男足连亚洲杯小组出线都变得艰难,并且波及到各个年龄段的队队伍,国奥、国青、国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取得世界杯赛的资格了。

        于是,有人得出结论:中国人不适合踢足球,或者中国人没有踢足球的天赋。

        网上也有很多这样的帖子阐述着这种观点。

        中国人究竟适不适合踢足球呢?

        一、足球运动的特点:

        世界上有两种运动,对人的身体的综合素质要求最高,是综合格斗,如mma,二是英式足球(football)。

        作为一名优秀足球运动员,他必须要具备以下素质;良好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爆发力、力量(冲撞力)、耐力、速度、意识。

        有人会说篮球运动员也需要上述综合素质,是的,但篮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与足球相比,还是要差了些,比如很多踢足球的运动员到了篮球场上,往往是横冲直撞,而打篮球的人到了足球场上,却笨如企鹅。

        二、中国人的种族特点

        (一)外貌特征

        中国人属于黄种人,在世界地理位置上属于东亚人。

        从外表和地理上讲,中国、韩国、朝鲜、日本是一个种族(不同于民族)。

        可以说,中国人与韩国人、日本人、朝鲜人的身体条件是一样的,同样的肤色、外貌、身高、体重包括身体素质和肌肉类型。

        那么为什么现在韩国和日本的足球运动水平位居亚洲一流,甚至是世界足球强国呢?

        近几届世界杯韩国队连续数次均能冲进世界杯决赛圈,并且从小组出线进入十六强就说明了这一点。

        而中国男足别说很难从世界杯亚洲预选赛出线,在韩国、日本面前也是常败将军,“恐韩”、“恐日”症病入膏肓,难以治愈。

        同样的种族,为什么中国人踢足球不如日本、韩国,是因为中国人的身体素质要比日、韩差吗?

        非要这样认定的话,未免太不负责任,也太自欺欺人。

        中国男足成绩不好,肯定应该还有其他原因。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