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陆巷村头

第(2/2)页

他啊?”小姑娘朝河里狠狠的吐了口唾沫。

        “他这样做,人家巡检愿意帮他吗?”

        “那个老王还算好,但手下人不行,爱沾便宜,特别是胥口的几个,我老太婆去苏州卖几只鸡,也要抢的去,简直和湖匪差不多。”

        听说王巡检人还好,小舍心里悬着的心松了不少,有掏出几张钞票给了母女娘,说是辛苦费。

        小舍上了岸,村口的牌坊高耸着,凭着微弱的日光,他断定约定的时辰还没到,他担心席家的人会在暗中伏击,他必须看仔细了,在小旗到来之前扫清障碍。

        这小村他在南京时,曾和司礼监太监黄俨来釆买过人称洞庭红的桔子,当时还见过赵媚娘的母亲。

        十几年过去了,人去楼空花已落,花谢人散未有期,心爱的媚娘为了救自已,己经丧命陨落在紫金庵头。

        泪眼模糊中,他看到村首太湖的滩头,两个男人正在船上卸芦杆,杆子长长的,悬在两人中间,走路也不方便,他便走了过去搭了把手:“大叔,这么多芦蒿杆造房子用啊?”他问后首那个年长的。

        “是啊,我儿子今年秋天要娶媳妇,给他搭两间下屋。”

        “看来前面那个兄弟,是新郎喽?”

        “是啊,我的二小子,今年十七岁。”

        小舍与父子俩搭着话,借着芦杆的掩护进了村。

        “大人,看你的打扮,好像是吃公家饭的?”老汉问道。

        “县衙里谋得一份混饭的小差使,跟着江知县四处跑跑腿,今天不知到明天呐。”

        “那也不差,说不定还是个典史什么的。”

        “差是差不多,就是不讨知县喜欢。”

        “大人家令尊如果是员外财主,或者像席里长这样的角色,江知县就一定喜欢。”

        “咱有这等福气就好了。”小舍叹着气,把街上的行人都偷偷的扫了一遍,除了和父子俩打招呼的,还没见可疑之人。

        这村就一条东西向的直路,两边是一家挨一家的农舍,路过了赵媚娘的娘家,小舍看见门紧锁着,二门的栅栏中长满了蜘蛛网,看样子好久没人来过,当着老农的面小舍不敢靠近,只能从芦杆丛中瞄着。

        父子俩的家在路的最西头,小舍帮了忙,又是个县官,老汉要留他吃中饭。

        小舍客气道:“谢谢大叔,本官还有个搭档,说好午时在牌楼前等的。”

        “典史大人,这好办,一会叫我儿子过去引就是。”

        小舍想这也好,自已可以在这暗处观察可疑人,便答应老汉,在他家坐定喝茶,眼睛盯着街上,等待着小旗到来。

        午时不到,小舍把小旗的模样告诉了老汉的二小子,小伙子是个灵巧的人,问过姓名就去了。

        等人的时间显得特别长,二小子去了好久,小舍朝街上望去,那有个行人,他有些坐不住了,从袍子里把藏着的剑抽了出来,大踏步的冲了出去,老汉似乎也看出了苗头,拿着根扁担跟在他身后。

        </br>

        </br>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