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养殖蚌珠

第(2/2)页



        张王氏细嚼慢咽如数珍珠的吃完饭,便拎着甲鱼出去了。

        白梅喂了小舍一口饭,自已也吃起来:“小舍,你知道我去了那?”

        “一壶香茶叶铺。”

        “算你聪明,我找着了公公,还有他二个儿子大苏小苏。”

        “爹说什么了?”

        “公公说,这次来苏州,一是提货,二是想在苏州附近开家分店,把泉州的货拿过来销。”

        “挺好啊,爹是聪明人,肯定在考虑落叶归根的事。听他对何掌柜说,他把泉州的交大苏管,大苏能干,自已带二娘小苏回这,以后做得好了,让大苏也举家回来。”

        “我早想好了,爹会动这主意,苏州我可以帮他在玄妙观东脚门弄个店面,那里人流多,肯定销路好。”

        白梅道:“一会儿我再去说,公公要明早开船。”

        小舍从枕头下掏出一锭银子:“这是蹇义给的,我给了娘两锭,你一会儿替我买些夷亭土产,让爹带回去,各买三份。”

        白梅点点头,把银子藏好,拿了些热水,替小舍洗好脸,把胡子刮干净,喊了声:“婆婆,我买鸡蛋去了。”

        还没等张王氏反应过来,人已经出去了。

        晚上昆山县衙的李知县和师弟陈县丞带着鸡鸭来看小舍了,小舍道:“常熟棉花上去了,吴江有丝绸,吴县有果树,江阴有长江鱼,咱们昆山也该找点事,不能光盯着水稻和小麦。”

        李知县道:“咱们有玉峰山的昆石,有钱人都喜欢,竞相重价购买。”

        陈福贵道:“知县大人,小舍是自已人,石头是老祖宗的东西,卖一块少一块,咱们搞的是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尽量多产粮,另外是劝农户养猪养牛,咱们水乡水草多,水葫芦,水花生到处都是,拌些糠,这畜牲都能吃。

        小舍想起了后世的渔业养殖,虽然见过,但他不懂:“咱这水乡抓鱼虾费功夫,不知能不能和人家的鱼池一样,挖些大池塘养鱼,养虾,养螃蟹。”

        李知县道:“阳澄湖有的是,捕也捕不完,有养这些家伙的时间,还不如直接去捕。”

        小舍心里一乐:“我是砸糊涂了,大明朝不缺鱼虾,缺的是劳力。”

        陈福贵道:“小舍的话有道理,我们可以养蚌珠采珠,我看过庞元英,其中就有养珠法,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开口,急以珠投之……频换清水,经秋即成珠矣!”

        李知县拍事道:“太好了,你先试下,如果珍珠也能种,咱们昆山就发财了,珍珠可是宝贝啊!”

        “先让陈福贵去偷人家技术,他有墨水,等弄明白了也试着种。”

        陈福贵道:“我听说过有人在种,就不知道在那?”

        “这好办,去珠宝店打听,他们肯定知道。”小舍把白梅递来的汤药一口气灌入喉咙。

        李知县指了指小舍:“难怪你升官这么快,你那脑门子开窍,我咋没想到。”

        “你现在开窍也来得及,咱们种了珠宝,赚了钱,让你升官你也不要了。”

        “昆山水面多,我不信种不了。”李知县踌躇满志的拍着胸膛。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